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詳細評測(圖文)

  發(fā)布時間:2016-08-19 11:39:29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華為G9 Plus手機有一股濃濃的“華為商務風”,很多關注華為G9 Plus的伙伴們都想了解華為G9 Plus怎么樣?是否值得購買?下面,腳本之家小編就為大家?guī)砹藞D文詳細的華為G9 Plus評測教程

根據(jù)IDC幾天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華為二季度出貨量達到1910萬臺,繼續(xù)穩(wěn)坐國產(chǎn)手機頭把交椅,憑借著P系列和Mate系列的雙旗艦策略,給普通消費者留下了成熟穩(wěn)重的印象,主打線上性價比的榮耀,則讓年輕消費者也對華為有所了解。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外觀設計:這很華為

如果你對華為G系列有所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傳承性。這次的G9 Plus也帶著濃濃的“華為商務風”,整體外形上可以看成是華為G7 Plus與華為Mate 8的混合體,放在眾多華為手機中辨識度并不高。華為G9 Plus采用了金屬一體機身,正面是一塊5.5英寸FHD負向液晶屏,搭配2.5D屏幕。息屏狀態(tài)下有著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雖說亮屏后黑邊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觀感,但碎屏風險大大降低??傮w來說但這塊屏幕給我的第一印象還是比較通透和純凈的。  

而剛剛發(fā)布的華為G9 Plus則定位中端,主攻年輕人市場。在配置方面沒有明顯短板,主打續(xù)航和夜拍。分為移動版和聯(lián)通版,有鉑雅金和月光銀兩種顏色,搭配3GB運存和32GB內存組合,售價均為2399元。那么它的表現(xiàn)到底怎么樣?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1 (1).jpg

背部采用的是比較傳統(tǒng)的三段式設計,采用了鋁鎂合金材質,表面做了二次陽極氧化,相比于千元機來說更加精致,同時整機的金屬占比也達到了90%。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由于邊框倒角采用了CNC高光切割和G3曲率,同時機身后蓋存在一定的弧度,使得整機也變得更加圓潤,帶來了良好的握持感。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機身底部采用對稱開口設計,左側為MIC右側是揚聲器,中間則是Type-C接口。值得一提的是,華為G9 Plus在USB、卡托、耳機孔、按鍵等接口處,做了納米疏水涂層,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生活防水的作用。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在這個看臉的年代,華為G9 Plus選擇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外觀方案。雖然大黑邊飽受詬病,但圓潤的機身、較為舒適的握持感還是給我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偨Y下來六個字:可以,這很華為。

硬件配置:續(xù)航出色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從整體規(guī)格看,該機最大的特點就是配置均衡,沒有明顯短板。較為遺憾的地方就是不支持全網(wǎng)通和快充。這次G9 Plus沒有選擇自家的麒麟650,而是使用了驍龍的625處理器。也許大家對625比較陌生,它其實是高通首款14nm工藝設計的A53架構8核心處理器。它的性能究竟如何呢?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安兔兔和Geekbench 3跑分情況

筆者通過安兔兔對比了三款主流中端處理器的CPU和GPU性能,得出如下結論:首先,無論CPU還是GPU,驍龍625在三者中都處于領先地位。其次要說明的一點是,它真的只是一個款中端處理器,比不上自家的麒麟955,更不如驍龍820,基本上和前年的旗艦驍龍801差不多,日常使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需求。實際體驗下來,多任務運行流暢沒有明顯卡頓,而且得益于14nm制程,整機發(fā)熱控制的也比較好。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華為G9 Plus 處理器性能對比 

該機還配備了3340mAh的電池,在硬件方面得益于驍龍625的低功耗,中輕度使用可以達到2天的續(xù)航。在軟件方面,華為G9 Plus內置了電池管理功能,可以查看詳細的電量使用記錄,選擇不同的省電模式等等。正常使用基本上不會因為沒電而提心吊膽了。

相機體驗:夜拍有驚喜

相機功能可以說是華為G9 Plus的一大賣點,前置800W攝像頭,加入了實時美妝2.0系統(tǒng),針對不同膚色、人臉,制定了與其匹配的腮紅和唇彩方法,比上一代過渡更加自然。后置尺寸為1.12μm的1600W攝像頭(IMX258),配備F2.0光圈。支持三軸光學防抖和PDAF相位對焦,同時鏡頭采用雙重鍍膜設計,透光率更好。同時該機還支持流光快門,延時攝影等一些小功能,有一定的可玩性。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在光線較好的情況下,華為G9 Plus拍出的照片飽和度較高,比較討人喜歡。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在陰雨天環(huán)境下,效果也不錯。


華為G9 Plus雨天樣張

得益于三軸光學防抖,華為G9 Plus的夜拍噪點控制的比較好,純凈度較高。在環(huán)境較差的情況下還會自動開啟多幀自動合成降噪功能。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其實現(xiàn)階段的手機成像,拼的就是弱光拍攝表現(xiàn)。以目前的主流手機來說,大家白天成像的水平都差不多,只不過對于色彩的調教不一樣罷了。而且我們現(xiàn)在拍照,不加濾鏡都不好意思發(fā)朋友圈。所以如果你主要就是在白天拍照,那么主流手機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至于弱光環(huán)境,由于光線原因,這時候差距就比較明顯了。手機的對焦速度會變慢,成片率降低,涂抹加強,甚至拍出來就是黑乎乎的一片。

指紋識別:快、準、安全

華為G9 Plus使用的是背部指紋識別方案,同時還包含了3D指紋信息識別技術,號稱可以有效防止2D假指紋膜,更安全。由于背部指紋識別對于手指邊緣的指紋要求并不高,所以P9的錄入速度還是很不錯的,平均6次即可錄入完畢。同時得益于背部指紋的優(yōu)勢,G9 Plus在息屏狀態(tài)下觸摸即可解鎖解。當然如果同時點亮屏幕解鎖的話,各家手機解鎖速度就是動畫的差異了,可以忽略不計。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華為G9 Plus的識別成功率非常高,連續(xù)測試20次解鎖,全部成功。為什么正面指紋解鎖解鎖失敗的概率會更大一些呢?其實這主要是跟手指的位置還有指紋按鍵的形狀有關。我們通過正面解鎖時,手指按壓的位置經(jīng)常不固定。同時手指接觸指紋識別器的面積也經(jīng)常變化。而且正面指紋按鍵除了蘋果外,基本上都是橢圓或長條形的。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按倒指紋識別器的邊緣。這樣識別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誤差,導致解鎖失敗。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反觀背部識別,基本上都是食指錄入。而且當你拿起手機準備解鎖時,手指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這樣每次識別幾乎都是一個位置,所以成功率會更高。當然它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手指上有水、汗液、油漬的話,華為G9 Plus的識別成功率會下降,10次只有3-4次可以成功。希望能在后續(xù)機型中有所改善。  

EMUI:特色突出

了解華為手機的朋友對于EMUI的界面肯定非常熟悉,這次華為G9 Plus搭載的是基于Android6.0版本的EMUI 4.1系統(tǒng)。它的圖標為圓角矩形,整體風格比較大眾化,個性上稍顯不足。通知欄采用毛玻璃效果,通知與開關欄分開。通知界面上會顯示當前步數(shù)信息,方便查看運動狀況。整體來說功能性比較完備。下面我們來看看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指關節(jié)操作。

要說EMUI與其它ROM的區(qū)別,指關節(jié)智能操作肯定算得上一個。通過指關節(jié)的敲擊,可以實現(xiàn)截屏、錄屏、分屏等相關操作。筆者覺得錄屏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有些時候比圖片或文字描述要方便得多,G9 Plus通過雙指關節(jié)敲擊即可開啟錄屏。分屏也是一項實用的功能,使用指關節(jié)在屏幕中間畫一條橫線即可開啟,一個屏幕聊天,一個屏幕刷微博,讓大屏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EMUI界面展示

EMUI可用性已經(jīng)很高了,早已脫離了功能補足的階段,現(xiàn)在的重點應該放在UI的美觀性上。雖說華為的審美相比于之前來說有進步,但是步子應該再邁的大點。100分很難,但是85分努努力還是可以的,期待EMUI 5.0能夠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覺體驗。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指關節(jié)任意截屏和開啟分屏

評測總結:

華為G9 Plus怎么樣 華為G9 Plus評測

總結:對于一款定位中端旗艦的產(chǎn)品,更均衡的產(chǎn)品力似乎更容易受到用戶關注,華為G9 Plus從硬件基礎、到軟件應用兩大方面都有著與其定價相符的表現(xiàn)。對于更重視線下體驗購買的用戶群體,華為G9 Plus的特性很容易被消費者感知。不拼單一賣點、不打價格戰(zhàn),轉而向追求綜合體驗過渡,這應該是智能手機市場發(fā)展的良好節(jié)奏,消費者為之買單,也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椤?/p>

以上就是腳本之家小編為大家?guī)淼娜A為G9 Plus詳細評測圖文教程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如果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在下方的評論框內給我們留言哦。我們會盡自己所能的為大家解答。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請大家繼續(xù)關注腳本之家的后續(xù)教程和軟件。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