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榮耀100 Pro內部做工如何 榮耀100 Pro手機拆解過程全方位測評

  發(fā)布時間:2023-12-18 15:45:05   作者:愛活網Evolife   我要評論
最近榮耀發(fā)布了全新的100系列手機,其中榮耀100 Pro備受關注,不過,很多網友在糾結,那么榮耀100 Pro內部做工如何?下面小編帶來榮耀100 Pro手機拆解過程全方位測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不久榮耀發(fā)布了全新的榮耀100 Pro, ID設計方面還挺有意思,網上相關的討論也不少,所以就選擇它作為新一期拆解的主角。

榮耀100 Pro手機拆解過程全方位測評

榮耀100 Pro的特別之處主要來自于后蓋,拼色和撞色設計很常見,可像這種不同材質的雙拼后蓋,倒是不多見,對此,屏幕前的各位小伙伴是怎么看的呢?

另外,后置相機的DECO區(qū)域也有點意思,并沒有采用流行的矩陣、圓角矩形或者圓形,而是一種不規(guī)則的形狀,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其靈感源自于高迪的代表建筑“米拉之家”,中心對稱的天井之窗設計形態(tài),榮耀稱其為“新藝術之鏡”。那么,這個雙拼后蓋和特殊造型的Deco又是怎樣的結構呢?下面,我們就來拆解看一下。

關機之后,取出SIM卡托,密封橡膠圈比較厚實,使得卡托固定得很緊,第一次取得用點勁。

跟大部分手機一樣,榮耀100 Pro的拆解也是從后蓋入手,為了提高效率,我們把加熱板溫度調到了100度,大概3分鐘就差不多了。

拆之前就考慮到,這種雙拼材質設計,吸盤是吸不住的,試了一下果然如此。傳統(tǒng)的開后蓋方法是沒戲了,不過也沒什么難度,加熱到位的話,封膠會自動軟化,可以很輕松地把薄翹片插入后蓋和中框的縫隙。

這里還出了個小插曲,讓我們提前解鎖了支線任務。由于翹片又薄又軟,再加上中框和后蓋邊緣都做了圓弧處理,第一次插的時候,翹片打滑,不小心插錯了位置,把玻璃那一半撬起來個縫隙,由此,也知道了雙拼后蓋的結構,這個留在后面細說。

第二次沒插錯,翹片很容易在后蓋和中框之間找到了突破口,沿著四周一點點向前推進,分離固定的封膠,順勢就能打開后蓋。

大致看了一下,內部結構跟上次拆的機器類似,后置三攝呈“品”字形分布,閃光燈和環(huán)境光傳感器集成在蓋板上,還有NFC線圈和天線,都貼在了蓋板表面。

無線充電線圈在中間位置,蓋在電池上面,一大塊石墨散熱貼貫穿上下,覆蓋了主體80%的區(qū)域,發(fā)熱大戶基本都照顧到位了。

右側露出了一條黃色FPC,用于連通主副板。拆解思路大概也有了,依次揭開NFC線圈、無線充電線圈和大面積石墨散熱貼,其中,充電線圈采用了定制的透明易拉膠固定,并非常見的大面積刷膠,好處是方便裝配和后期維修,就是會多花一點成本。把表面清理出來,然后按照“上下中”的順序拆解就OK。

理清思路之后,手機主體放一邊,先來看看這個雙拼后蓋,順便解決一下支線任務。后蓋表面看著像是兩種材質對半拼接在一起,實際上卻是由三種材質的三部分構成,最下面是一層塑料底襯,撐起整個后蓋的輪廓,并且按照設計的造型,為玻璃和素皮預留了淺淺的凹槽,用于嵌入安裝這兩部分材料。它們就好像是肥牛和雞排,各自擺放在盤子對應的方格里,畫面感是不是一下就出來了。

后蓋內側幾塊黑色的泡棉,起到一定填充保護作用。

DECO區(qū)域跟iQOO 12 Pro的裝配方式大致相同,與相機挖孔造型對應的黑色塑料片,通過螺絲和金屬限位柱固定,下面還有一層粘膠加固。之前我也說過,隨著手機功能改變和性能提升,裝配方式也會跟著迭代升級,可見,如今這一結構已經成為DECO區(qū)域的主流裝配方式。

每顆鏡頭對應位置,都有一圈泡棉,用于緩沖保護。后蓋四周點膠范圍都比較寬,并且有多個獨立的點膠位,用于輔助加固。

雖說腦海里已經有了后蓋的結構圖,但還是想拆開印證一下。單獨對拆下的后蓋進行加熱,把翹片插入玻璃夾層的縫隙。

分離夾層的工作遠沒有想象的容易,因為后蓋就夠薄了,雙拼之一的玻璃更薄,而且還是長條形,稍不注意就可能掰斷或者掰碎。過程中反復加熱了幾次,才推進到了DECO區(qū)域,可是到這里就卡住了,單獨加熱DECO周邊,掃開一圈封膠,還是不能拆下玻璃板。

后來,翻過后蓋,看了眼內側,發(fā)現自己可能想岔了,玻璃板不能跳過DECO直接取下來,它應該是被DECO和黑色塑料片夾在了中間。還是得先擰螺絲,跟著對DECO進行局部加熱,依舊是粘膠加固,用翹片一點點掃開。

為了方便固定,DECO主體采用金屬材質,上面有螺絲孔和限位柱。這回再用翹片掃一圈,玻璃板就拆下來了。

這還不算完,DECO也要單獨拆下來,乍看起來似乎跟玻璃板一體的鏡頭蓋,實際也是粘上去的,只不過點膠范圍比較窄,而且貼合度高,看不到明顯縫隙。稍事加熱一下,薄翹片掃過一圈,就能把DECO取下來了。

至于素皮那一半就不拆了,拆完后蓋就徹底廢了。給大家看下雙拼后蓋的全家福,完全拆解之后才發(fā)現,跟之前腦子里的結構圖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簡單來說,就是由DECO、玻璃板、塑料底板、黑色塑料片四部分構成,這里可以把玻璃板和塑料底板看成是一體的,DECO和黑色塑料片分別在內外兩側,它們的邊緣都要大于相機模組的開孔,兩者通過螺絲結合固定,正好把玻璃板和塑料底板夾在中間。這樣看的話,榮耀100 Pro的雙拼后蓋,單從裝配角度來說,確實比常見的一體玻璃后蓋復雜不少。此時,我才發(fā)現,前面分離后蓋夾層的順序并非最優(yōu)解,效率最高的方法應該是先擰下5顆螺絲,然后局部高溫加熱DECO區(qū)域,先用翹片撬起取下黑色塑料片,再掃一圈拆下DECO,最后整體加熱,分離玻璃板和塑料底板。這樣拆不僅效率高,還能降低玻璃碎裂的風險。

搞定后蓋的支線任務,下面我們回到手機拆解的主線。對手機主體適當加熱,溫度不要太高,差不多60度就行,先把NFC線圈揭開,露出下面的石墨散熱貼,撕下固定無線充電線圈的透明易拉膠,上下各有一條。接著,從下往上,撕下一整塊石墨散熱貼,表面就清理干凈了。

擰下蓋板的固定螺絲,撬起取下蓋板,前面有提到過,閃光燈、NFC線圈、無線充電線圈都集成在上面。

翻過來看蓋板內側,左邊靠上單獨的觸點對應天線FPC,緊挨著的兩個觸點對應NFC線圈,中間靠右的5個觸點用于連接閃光燈和環(huán)境光傳感器,下面的2個圓形觸點則對應無線充電線圈。

拿掉蓋板之后,主板區(qū)域就一覽無遺了,看著線路比較多,但并不復雜,抽絲剝繭、分步處理就好。

一般來說,大多數手機電池只有1個BTB與主板相連,而榮耀100 Pro卻有2個BTB,這種方案也是為了提升充電速度,榮耀100 Pro不僅支持100W有線快充,還支持66W無線超級快充,這個無線充電的配置,在市售機型里已經算得上頂級水準了,很多手機的有線快充也不過67W的水平。斷開電池的2個BTB連接器之后,跟著依次斷開主副板FPC和屏幕FPC的BTB。

跟著是右邊的藍色和灰色同軸線,它們的基座旁邊都有對應的顏色標識,方便裝配和維修。

主板有2顆單獨的固定螺絲,把它們擰下來。

用鑷子撬起取下主板,右上角還有一個揚聲器,通過粘膠固定,很輕松就能拆下來,榮耀100 Pro配備了立體聲雙揚聲器,并且對音頻進行了全面重構和優(yōu)化。

總成框架左側的5個觸點用于連通電源鍵和音量鍵,前置鏡頭的位置有泡棉和橡膠圈保護,中間位置有硅脂殘留,它對應的就是主板背面核心芯片區(qū)域,這里有一層金屬屏蔽罩覆蓋。

屏蔽罩上方,前置攝像頭左邊那個小方塊也是環(huán)境光傳感器。從手機正面看,屏幕額頭有兩個挖孔,看著好像前置雙攝,其實并不是,只有較大那個是攝像頭,旁邊小的圓孔則是為傳感器預留的。主板PCB比較薄,在右側能看到COMPEQ的標識,說明PCB供應商為“華通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榮耀很多手機用的都是華通的PCB。

取出主板,攝像頭也就可以拆卸了,依次斷開主攝、長焦鏡頭、超廣角鏡頭和前置鏡頭的BTB。

這次榮耀100 Pro在影像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5000萬像素索尼IMX906主攝,光圈f/1.95,支持OIS光學防抖,3200萬像素50倍長焦鏡頭,光圈f/2.4,同樣支持OIS光學防抖,1200萬像素112°超廣角微距鏡頭,光圈f/2.2,后置三攝均有獨立功能,且沒有一顆湊數鏡頭。5000萬像素索尼IMX816前置鏡頭,光圈f/2.0,支持4K視頻錄制,照片最大可支持8128×6096像素。

主板背面的大塊金屬屏蔽罩是可以打開的,里面多顆芯片都涂有硅脂輔助散熱,中間最大的一顆是來自海力士的16GB LPDDR5X RAM芯片,多出來的綠色部分,就是壓在它下面的高通驍龍8 Gen 2處理器。左邊稍小的一顆,是來自三星的512GB閃存芯片。處理器上方右側,以及右上角緊挨著的兩顆,是來自高通的PM8550VS電源管理芯片,左下角同樣是一顆電源IC,右上角帶有高通標識的,是WCN6856 WiFi-6芯片。

在主板正面發(fā)現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所有BTB基座周圍都沒有橡膠圈或者泡棉圈,與之對應的BTB連接器上也沒有,包括蓋板對應位置,同樣沒有加裝泡棉墊。

視線轉向手機底部,擰下所有固定螺絲,拿掉右側的金屬罩。

可以看到,副板并不大,只占了不到一半區(qū)域,斷開主副板FPC的BTB和兩條同軸線,撬起取下音腔。

下面還壓著一個小的BTB,用于連接屏幕指紋,斷開之后,跟著取出副板。

這時可以看到,剛才那個小的BTB,對應的只是一條專門用于連接的排線,而屏幕指紋的FPC是另外一條。

斷開之后,用鑷子撬起取出,榮耀100 Pro屏幕指紋用的是短焦鏡頭方案,而非超聲波方案。

右下角類似紐扣電池的元器件是振動單元,榮耀100 Pro沒用X軸線性馬達,這在同價位手機里是非常少見的。

副板上集成了SIM卡槽、Type-C接口以及麥克風,其中USB接口做了一定的防塵密閉處理,臨近的金屬屏蔽罩下面還有一顆充電IC。

電池通過易拉膠固定,橙色的塑料片上還標注了拆卸方法,這個方案榮耀用了很多年,確實容易拆卸,便于維修和更換電池。

榮耀100 Pro的電池容量為5000mAh,供應商是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

到這里,榮耀100 Pro的拆解就基本完成了。整體來看,它的成本分配和器件使用是有側重的,投入比較高的,比如像屏幕,無論顯示效果還是護眼功能,都算得上高水準,3840Hz的超高頻PWM調光,在目前的手機市場里,也屬于頂級配置。還有無線充電,66W的無線快充,在同檔位產品里優(yōu)勢明顯。包括影像系統(tǒng),甚至就連后蓋,也花了不少心思。稍顯遺憾的是,沒有配備X軸線性馬達,希望可以在下一代產品中有所提升。

最后,閑聊幾句,估計不少小伙伴在看到后蓋那部分的時候,可能會說,一個后蓋,至于研究那么透徹,說那么多嗎?在很多人看來,拆解就是咔咔咔,一頓操作猛如虎,快速地把一臺手機分解,然后展示給大家看。然而,在我看來,拆解的樂趣和有意思的部分,不止是拆解步驟和各種核心器件,真正對我有吸引力的,是不斷探索手機內部結構,并且反復驗證拆解思路和自己猜想的過程,嘗試從中分析出設計師和供應鏈的思維,最終捋順一款手機的完整結構。

以上就是榮耀100 Pro內部做工如何 榮耀100 Pro手機拆解過程全方位測評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榮耀100 Pro拆解評測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