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請求鉤子的實現(xiàn)
在 Web 應用中,有時需要在響應請求前或者響應請求后做一些處理,為了讓每個視圖函數(shù)避免編寫重復功能的代碼,F(xiàn)lask 提供了請求鉤子,它們可以用來注冊在請求處理的不同階段執(zhí)行的處理函數(shù),我們就可以輕易的對請求進行預處理和后處理。
Flask 常用請求鉤子如下:
before_first_request
:在處理第一個請求之前運行before_request
:在每次請求之前運行,如果沒有未處理的異常拋出,會在每個請求結束后運行after_request
:如果沒有未處理的異常拋出,在每次請求結束后運行teardown_request
:即使有未處理的異常拋出,也會在每個請求結束后運行
這些請求鉤子是使用裝飾器方式實現(xiàn),用法也非常簡單,使用起來和app.route()
裝飾器基本相同。下面使用這些請求鉤子裝飾一些函數(shù),用于在每次請求前后做一些處理,為了方便理解,只是單純打印一句話。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before_first_request')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_request')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return response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 print('teardown_request') @app.route('/test') def test(): return 'test'
第一次請求控制臺輸出:
第二次請求控制臺輸出:
下面是請求鉤子的一些常見應用場景:
before_first_request
:第一個請求之前運行,可以進行一些 Web 程序的初始化操作before_request
:每次請求之前運行,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庫連接的創(chuàng)建操作、用戶的權限校驗操作等after_request
:我們經(jīng)常在視圖函數(shù)中進行數(shù)據(jù)庫操作,比如更新、插入,之后需要將更改提交到數(shù)據(jù)庫中,提交更改的代碼就可以放到after_request
鉤子注冊的函數(shù)中teardown_request
:可以接收視圖函數(shù)的異常,一般用來記錄錯誤日志
注意: 每個請求鉤子可以注冊任意多個處理函數(shù),函數(shù)名也并不是必須和鉤子名稱相同。如果有多個 before_request,執(zhí)行順序從上往下;after_request 接收一個響應對象,并且返回同一個或者更新后的響應對象,多個 after_request 執(zhí)行順序是從下往上。
到此這篇關于Flask? 請求鉤子的實現(xiàn)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Flask? 請求鉤子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Python基于SciPy庫實現(xiàn)統(tǒng)計分析與建模
SciPy是一個強大的Python庫,提供了豐富的科學計算和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本文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Python和SciPy庫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建模,感興趣的可以學習一下2023-06-06用gpu訓練好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用tensorflow-cpu跑出錯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用gpu訓練好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用tensorflow-cpu跑出錯的原因及解決方案,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1-03-03el-table 多表格彈窗嵌套數(shù)據(jù)顯示異常錯亂問題解決方案
使用vue+element開發(fā)報表功能時,需要列表上某列的超鏈接按鈕彈窗展示,在彈窗的el-table列表某列中再次使用超鏈接按鈕點開彈窗,以此類推多表格彈窗嵌套,本文以彈窗兩次為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11-11Python中集合的創(chuàng)建及常用函數(shù)的使用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中集合的創(chuàng)建、使用和遍歷,集合常見的操作函數(shù),集合與列表,元組,字典的嵌套,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一下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