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標準庫之time庫的使用教程詳解
time模塊中的三種時間表示方式:
時間戳
結構化時間對象
格式化時間字符串
1.時間戳
時間戳1970.1.1到指定時間到間隔,單位是秒
import time print(time.time())
輸出:
1649834054.98593
計算一個小時之前的時間戳
#計算一個小時之前的時間戳 print(time.time() - 3600)
輸出:
1649830637.5699048
2.結構化時間對象
獲取當前時間
#獲取當前時間 st = time.localtime() print(type(st)) print(st)
輸出:
<class ‘time.struct_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2, tm_mon=4, tm_mday=13, tm_hour=15, tm_min=19, tm_sec=24, tm_wday=2, tm_yday=103, tm_isdst=0)
st本質上就是一個tuple元祖,一共包含了9個元素
print(f"今天是{st[0]}-{st[1]}-{st[2]}")
輸出:
今天是2022-4-13
print(f"今天是星期{st.tm_wday+1}")
這個對象里面的屬性是只讀 ,我們只能查看,不能去進行修改:
st.tm_wday = 3
此時會報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Users/liuhuanhuan/PycharmProjects/Pytorch_frame/python/python基礎代碼練習/python標準庫之time/01.py”, line 18, in
st.tm_wday = 3
AttributeError: readonly attribute
3.格式化時間字符串
#格式化的時間字符串 print(time.ctime())
輸出:
Wed Apr 13 15:28:25 2022
#strftime("%Y-%m-%d %H:%M:%s")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
輸出:
2022-04-13 15:32:02
print(time.strftime("%Y年-%m月-%d日 %H時:%M分:%S秒"))
輸出;
2022年-04月-13日 15時:32分:45秒
print(time.strftime("%Y年-%m月-%d日 %H時:%M分:%S秒 %a")) print(time.strftime("%Y年-%m月-%d日 %H時:%M分:%S秒 %A")) print(time.strftime("%Y年-%m月-%d日 %H時:%M分:%S秒 %b")) print(time.strftime("%Y年-%m月-%d日 %H時:%M分:%S秒 %B"))
輸出:
2022年-04月-13日 15時:34分:23秒 Wed
2022年-04月-13日 15時:34分:23秒 Wednesday
2022年-04月-13日 15時:34分:23秒 Apr
2022年-04月-13日 15時:34分:23秒 April
Sleep,等待時間
print("開始") time.sleep(2) print("結束")
計算程序計算時間:
t1 = time.time() print("開始") time.sleep(2) print("結束") t2 = time.time() print(f"間隔{t2-t1}")
輸出:
開始
結束
間隔2.005164861679077
4.三種格式之間的轉換
1.時間戳轉換為對象的
#兩種效果一樣 print(time.gmtime()) print(time.gmtime(time.time())) print(time.localtime()) print(time.localtime(time.time()-3600))
輸出;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2, tm_mon=4, tm_mday=13, tm_hour=7, tm_min=42, tm_sec=26, tm_wday=2, tm_yday=103, tm_isdst=0)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2, tm_mon=4, tm_mday=13, tm_hour=7, tm_min=42, tm_sec=26, tm_wday=2, tm_yday=103, tm_isdst=0)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2, tm_mon=4, tm_mday=13, tm_hour=15, tm_min=42, tm_sec=26, tm_wday=2, tm_yday=103, tm_isdst=0)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2, tm_mon=4, tm_mday=13, tm_hour=14, tm_min=42, tm_sec=26, tm_wday=2, tm_yday=103, tm_isdst=0)
2.#結構化對象轉時間戳
#結構化對象轉時間戳 print(time.time()) print(time.mktime(time.localtime()))
輸出:
1649835895.358733
1649835895.0
3.結構化對象轉時間字符串
#結構化對象轉時間字符串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time.localtime())) print(time.strftime("%Y-%m-%d %H:%m:%S",time.gmtime(time.time())))
輸出:
2022-04-13 15:04:20
2022-04-13 07:04:20
總結圖:
以上就是Python標準庫之time庫的使用教程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Python time庫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Python中的response.text與content區(qū)別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中的response.text與content區(qū)別詳解,?從網(wǎng)絡請求下來的數(shù)據(jù),他們都是字節(jié)類型的,如果服務器不指定的話,默認編碼是"ISO-8859-1",我們使用text直接拿到的是字符串類型,沒有進行解碼操作,則會出現(xiàn)亂碼問題,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12-12python基礎教程之簡單入門說明(變量和控制語言使用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開始學習python的第一步需要知道的知識(變量和控制語言使用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4-03-03python 如何對Series中的每一個數(shù)據(jù)做運算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實現(xiàn)對Series中的每一個數(shù)據(jù)做運算操作,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1-05-05使用Filter過濾python中的日志輸出的實現(xiàn)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使用Filter過濾python中的日志輸出,本文給大家分享幾種方法,非常不錯,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