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隱藏的五種實用技巧分享
1. ... 對象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 "..."
在Python中 ... 代表著一個名為 Ellipsis 的對象。根據(jù)官方說明,它是一個特殊值,通??梢宰鳛?strong>空函數(shù)的占位符,或是用于Numpy中的切片操作。
如:
def?my_awesome_function(): ????...
等同于:
def?my_awesome_function(): ????Ellipsis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pass或者字符串作為占位符:
def?my_awesome_function(): ????pass
def?my_awesome_function(): ????"An empty, but also awesome function"
他們最終的效果都是相同的。
接下來講講...對象是如何在Numpy中體現(xiàn)出作用的,創(chuàng)建一個 3x3x3 的矩陣數(shù)組,然后獲取所有最內(nèi)層矩陣的第二列:
>>>?import?numpy?as?np >>>?array = np.arange(27).reshape(3,?3,?3) >>>?array array([[[?0,?1,?2], ????????[?3,?4,?5], ????????[?6,?7,?8]], ???????[[?9,?10,?11], ????????[12,?13,?14], ????????[15,?16,?17]], ???????[[18,?19,?20], ????????[21,?22,?23], ????????[24,?25,?26]]])
為了獲取最層矩陣的第二列,傳統(tǒng)方法可能是這樣的:
>>>?array[:, :,?1] array([[?1,?4,?7], ???????[10,?13,?16], ???????[19,?22,?25]])
如果你會用...對象,則是這樣的:
>>>?array[...,?1] array([[?1,?4,?7], ???????[10,?13,?16], ???????[19,?22,?25]])
不過請注意, ... 對象僅可用于Numpy,不適用于Python內(nèi)置數(shù)組。
2.解壓迭代對象
解壓迭代對象是一個非常方便的特性:
>>>?a, *b, c = range(1,?11) >>>?a 1 >>>?c 10 >>>?b [2,?3,?4,?5,?6,?7,?8,?9]
或者是:
>>>?a, b, c = range(3) >>>?a 0 >>>?b 1 >>>?c 2
同理,與其寫這樣的代碼:
>>>?lst = [1] >>>?a = lst[0] >>>?a 1 >>>?(a, ) = lst >>>?a 1
你不如跟解壓迭代對象一樣,進行更優(yōu)雅的賦值操作:
>>>?lst = [1] >>>?[a] = lst >>>?a 1
雖然這看起來有點蠢,但就我個人來看,比前一種寫法更優(yōu)雅一些。
3.展開的藝術(shù)
數(shù)組展開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姿勢,比如說:
>>>?l = [[1,?2,?3], [4,?5,?6], [7,?8,?9]] >>>?flattened = [elem?for?sublist?in?l?for?elem?in?sublist] >>>?flattened [1,?2,?3,?4,?5,?6,?7,?8,?9]
如果你對reduce和lambda有一定了解,建議使用更優(yōu)雅的方式:
>>>?from?functools?import?reduce >>>?reduce(lambda?x,y: x+y, l) [1,?2,?3,?4,?5,?6,?7,?8,?9]
reduce和lambda組合起來,就能針對 l 數(shù)組內(nèi)的每個子數(shù)組做拼接操作。
當然,還有更神奇的方式:
>>>?sum(l, []) [1,?2,?3,?4,?5,?6,?7,?8,?9] >>>?# 其實相當于 [] + [1, 2, 3] + [4, 5, 6] + [7, 8, 9]
沒錯,這樣對二維數(shù)組做sum操作,就能使二維數(shù)組內(nèi)的每個元素做“加”法拼接起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對三位數(shù)組做sum操作,就能使其變?yōu)槎S數(shù)組,此時再對二維數(shù)組做sum操作,就能展開為一維數(shù)組。
雖然這個技巧很出色,但我并不推薦使用,因為可讀性太差了。
4.下劃線 _ 變量
每當你在Python解釋器,IPython或Django Console中運行表達式時,Python都會將輸出的值綁定到 _ 變量中:
>>>?nums = [1,?3,?7] >>>?sum(nums) 11 >>>?_ 11 >>>
由于它是一個變量,你可以隨時覆蓋它,或像普通變量一樣操作它:
>>>?9?+ _ 20 >>>?a = _ >>>?a 20
5.多種用途的else
很多人都不知道,else 可以被用于許多地方,除了典型的 if else, 我們還可以在循環(huán)和異常處理里用到它。
循環(huán)
如果需要判斷循環(huán)里是否處理了某個邏輯,通常情況下會這么做:
found =?False a =?0 while?a <?10: ????if?a ==?12: ????????found =?True ????a +=?1 if?not?found: ????print("a was never found")
如果引入else,我們可以少用一個變量:
a =?0 while?a <?10: ????if?a ==?12: ????????break ????a +=?1 else: ????print("a was never found")
異常處理
我們可以在 try ... except ... 中使用 else 編寫未捕獲到異常時的邏輯:
In [13]:?try: ????...: {}['lala'] ????...:?except?KeyError: ????...: print("Key is missing") ????...:?else: ????...: print("Else here") ????...: Key?is?missing
這樣,如果程序沒有異常,則會走else分支:
In [14]:?try: ????...: {'lala':?'bla'}['lala'] ????...:?except?KeyError: ????...: print("Key is missing") ????...:?else: ????...: print("Else here") ????...: Else here
如果你經(jīng)常做異常處理,你就會知道這個技巧相當方便。
到此這篇關(guān)于Python中隱藏的五種實用技巧分享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Python實用技巧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Python面向?qū)ο蟪绦蛟O(shè)計多繼承和多態(tài)用法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面向?qū)ο蟪绦蛟O(shè)計多繼承和多態(tài)用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Python面向?qū)ο蟪绦蛟O(shè)計中多繼承、多態(tài)的概念、原理、實現(xiàn)方法及相關(guān)操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4-04Python 窗體(tkinter)下拉列表框(Combobox)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窗體(tkinter)下拉列表框(Combobox)實例,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3-03Python編程使用tkinter模塊實現(xiàn)計算器軟件完整代碼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編程實現(xiàn)一個計算器軟件完整代碼示例,簡單介紹了Tkinter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然后分享了通過tkinter模塊開發(fā)一個計算器的完整Python代碼,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11-11python 在threading中如何處理主進程和子線程的關(guān)系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在threading中如何處理主進程和子線程的關(guān)系,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4-04Anaconda中Python虛擬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使用與刪除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在Anaconda環(huán)境下,創(chuàng)建、使用與刪除Python虛擬環(huán)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2023-08-08淺談Python使用pickle模塊序列化數(shù)據(jù)優(yōu)化代碼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淺談Python使用pickle模塊序列化數(shù)據(jù)優(yōu)化代碼的方法,pickle模塊可以對多種Python對象進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序列化稱為pickling,反序列化稱為unpickling,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