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中shape[0]、shape[1]、shape[2]的區(qū)別詳解
深度學習中shape[0]、shape[1]、shape[2]的區(qū)別詳解
對于圖像來說:
- img.shape[0]:圖像的垂直尺寸(高度)
- img.shape[1]:圖像的水平尺寸(寬度)
- img.shape[2]:圖像的通道數(shù)
舉例來說,下面是一張300X534X3的圖像,我們用代碼,進行驗證。
代碼如下:
import matplotlib.image as mpimg # mpimg 用于讀取圖片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g = mpimg.imread('cat.jpg') # 讀取和代碼處于同一目錄下的 img.png
# 此時 img 就已經(jīng)是一個 np.array 了,可以對它進行任意處理
print(img.shape) # (512, 512, 3)
print(img.shape[0])
print(img.shape[1])
print(img.shape[2])
運行結(jié)果如下:
(300, 534, 3)
300
534
3
由此證明,上述結(jié)果是沒有問題的。
而對于矩陣來說:
- shape[0]:表示矩陣的行數(shù)
- shape[1]:表示矩陣的列數(shù)
舉例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f __name__ == '__main__':
w = np.array([[1, 2, 3], [4, 5, 6]]) # 2X3的矩陣
print(w.shape)
print(w.shape[0])
print(w.shape[1])
運行結(jié)果如下:
(2, 3)
2
3
由此證明,上述結(jié)果是沒有問題的。
到此這篇關于深度學習中shape[0]、shape[1]、shape[2]的區(qū)別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shape[0] shape[1] shape[2]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python實現(xiàn)UDP協(xié)議下的文件傳輸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實現(xiàn)UDP協(xié)議下的文件傳輸,文中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0-03-03
python sklearn中tsne算法降維結(jié)果不一致問題的解決方法
最近在做一個文本聚類的分析,在對文本數(shù)據(jù)embedding后,想著看下數(shù)據(jù)的分布,于是用sklearn的TSNE算法來降維embedding后的數(shù)據(jù)結(jié)果,當在多次執(zhí)行后,竟發(fā)現(xiàn)TSNE的結(jié)果竟然變了,而且每次都不一樣,所以本文就給大家講講如何解決sklearn中tsne算法降維結(jié)果不一致的問題2023-10-10
Python多線程編程threading模塊使用最佳實踐及常見問題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Python多線程編程threading模塊使用最佳實踐及常見問題解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4-01-01
Python趣味挑戰(zhàn)之turtle庫繪畫飄落的銀杏樹
銀杏還是和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稱為活化石,適應能力強,生長期漫長,壽命可達千年.因此,銀杏是長壽的代表和象征,接下來用Python的turtle庫來繪畫銀杏樹唯美的一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5-05
使用50行Python代碼從零開始實現(xiàn)一個AI平衡小游戲
本文會為大家展示機器學習專家 Mike Shi 如何用 50 行 Python 代碼創(chuàng)建一個 AI,使用增強學習技術(shù),玩耍一個保持桿子平衡的小游戲。本文給大家?guī)韺崿F(xiàn)思路及簡單代碼,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18-11-11
Python實現(xiàn)操縱控制windows注冊表的方法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實現(xiàn)操縱控制windows注冊表的方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Python使用_winreg模塊以及win32api模塊針對Windows注冊表操作相關實現(xià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5-05
Python中使用jpype調(diào)用Jar包中的實現(xiàn)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中使用jpype調(diào)用Jar包中的實現(xiàn)方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