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門之字典的使用教程
前沿
Python字典是一種可變容器模型,且可存儲任意類型對象,如字符串、數字、元組等其他容器模型。
字典的每個鍵值key=>value對用冒號 : 分割,每個對之間用逗號,分割,整個字典包括在花括號{}中 ,格式如下: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

字典操作
創(chuàng)建字典
字典由鍵和值組成,字典中所有鍵值均要放在 大括號 {} 里面,鍵與值之間通過冒號 : 分割,而每一對鍵值之間則通過 逗號 , 間隔起來,其格式如下:
dic1 = {"a": "天貓", 2: "京東", "c": "拼多多", "C": "PDD"}
需要注意的是,字典中的鍵必須是唯一的,同時字典的鍵必須是不可變對象,如 字符串、數字 等,而鍵對應的值,則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嵌套字典
myfamily = {
"child1" : {
"name" : "Phoebe Adele",
"year" : 2002
},
"child2" : {
"name" : "Jennifer Katharine",
"year" : 1996
},
"child3" : {
"name" : "Rory John",
"year" : 1999
}
}
dict() 創(chuàng)建字段
thisdict = dict(brand="Porsche", model="911", year=1963) # 請注意,關鍵字不是字符串字面量 # 請注意,使用了等號而不是冒號來賦值 print(thisdict)
訪問字典中的值
在字典中,我們需要通過字典的鍵來訪問其對應的值。
通過 dict[key] 取值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print(dict1["name"])
如果鍵不存在,那么取值時就會報錯:KeyError: ‘xxx’
通過 get(key) 取值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print(dict1.get("name"))
如果鍵不存在,那么取值時會返回 None ,并不會報錯,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讓其返回一個指定的值,該操作并不會影響字典的鍵值。如下:
dict1.get("name", "123") # name鍵存如果不存在那么返回123
更新字典
通過 dict[key] 修改字典
在字典中,我們可以通過字典的鍵 dict[key] 來修改其對應值,如果鍵不存在,那么就會把該鍵值對添加到字典中。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 如果不存在那么就是添加,如果存在那么就是修改
dict1["xxx"] = "123"
dict1["age"] = 66
在上面我們提到,字典中的鍵必須是唯一的,如果在創(chuàng)建字典時對同一個鍵賦值多次,那么只有最后一個值會被記住,因為對同一個鍵多次賦值時,其實就相當于 dict[key] 對字典進行修改。
通過 update(dict) 修改字典
字典中的 update() 方法,傳入參數需要是一個新字典,該操作會把新字典中的鍵值對更新到原字典中。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dict2 = {"name": "hihihi", "sex": "?"}
dict1.update(dict2) # 把 dict2 中鍵值對,更新到 dict1 中 ,存在就更新不存在就添加
print(dict1)
刪除字典元素
通過 del 刪除字典中的鍵值對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del dict1["name"]
print(dict1)
如果被刪除的鍵不存在那么就會報錯KeyError: ‘xxx’
通過 pop() 刪除字典中的鍵值對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dict1.pop("name")
print(dict1)
dict1.clear() # 清空字節(jié), 只是內容被清空了, 也就是{}
del dict1 # 刪除整個字典,被刪除的dict1 沒法被使用了
使用 pop() 方法有一個好處,如果要刪除的鍵值對不存在,那么就可以設置指定返回值來避免出現報錯,如下: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del_V=dict1.pop("xxx", "不存在的key") # 鍵不存在,指定返回值
print(del_V)# 不存在的key
刪除最后插入的鍵值對 popitem()
car = {
"brand": "Porsche",
"model": "911",
"year": 1963
}
x = car.popitem()
print(x) # ('year', 1963)
檢查鍵是否存在
要確定字典中是否存在指定的鍵,請使用 in 關鍵字: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print("name" in dict1) # True
字典的遍歷
字典在遍歷時,也可以類似列表、集合等數據類型,通過關鍵字 in 來實現。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for key in dict1:
print(key, dict1[key])
我們也可以使用 dict1.items() ,先以列表返回一個視圖對象,然后對其遍歷時,可以直接獲取到字典中的鍵和值,如下: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for key, value in dict1.items():
print(key, value)
您還可以使用 values() 函數返回字典的值: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for x in dict1.values():
print(x)
字典函數
獲取字段的長度
dict1 = {"name": "wintest", "age": 13}
print(len(dict1)) # 2
復制字典
您不能通過鍵入 dict2 = dict1 來復制字典,因為:dict2 只是對 dict1 的引用,而 dict1 中的更改也將自動在 dict2 中進行。 有一些方法可以進行復制,一種方法是使用內建的字典方法 copy()。
thisdict = {
"brand": "Porsche",
"model": "911",
"year": 1963
}
mydict = thisdict.copy()
print(mydict)
制作副本的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內建方法 dict()。
thisdict = {
"brand": "Porsche",
"model": "911",
"year": 1963
}
mydict = dict(thisdict)
print(mydict)
批量創(chuàng)建鍵
x = ('key1', 'key2', 'key3')
thisdict = dict.fromkeys(x,None)
print(thisdict) # {'key1': None, 'key2': None, 'key3': None}到此這篇關于Python入門之字典的使用教程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字典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詳解在Anaconda環(huán)境下Python安裝pydot與graphviz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在Anaconda環(huán)境中,安裝Python語言pydot與graphviz兩個模塊的方法,文中的安裝方法講解詳細,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02-02
Pytorch參數注冊和nn.ModuleList nn.ModuleDict的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orch參數注冊和nn.ModuleList nn.ModuleDict的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1-01
python django使用haystack:全文檢索的框架(實例講解)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硪黄猵ython django使用haystack:全文檢索的框架(實例講解)。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就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7-09-09
打包FlaskAdmin程序時關于static路徑問題的解決
近期寫了個基于Flask-admin的數據庫管理程序,通過pyinstaller打包,給別人用,經過幾次嘗試,打包的數據一直找不到static里面的樣式文件,查閱資料后,最總把問題搞定了。寫下處理流程,供后來人參考2021-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