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context包的使用方法介紹
背景
在父子協(xié)程協(xié)作過程中, 父協(xié)程需要給子協(xié)程傳遞信息, 子協(xié)程依據(jù)父協(xié)程傳遞的信息來決定自己的操作.
這種需求下可以使用 context 包
簡介
Context通常被稱為上下文,在go中,上層的協(xié)程可以將context 傳給下層的協(xié)程, 來實現(xiàn)協(xié)程之間的信息傳遞, 同時下層協(xié)程也可以將context 傳給更下層的協(xié)程, 來形成一張樹狀圖.
主要方法
獲得頂級上下文
首先要獲得最頂級協(xié)程使用的Context
func Background() Context
Background 方法一般創(chuàng)建根 Context 的時候。
func TODO() Context
TODO 方法,當不清楚使用哪個上下文時,可以使用 TODO 方法。
當前協(xié)程上下文的操作
針對 Context 可以執(zhí)行如下操作.
Deadline() (deadline time.Time, ok bool)
Deadline 方法返回結果有兩個,第一個是截止時間,到了這個截止時間,Context 會自動取消;第二個是一個 bool 類型的值,如果 Context 沒有設置截止時間,第二個返回結果是 false,如果需要取消這個 Context,就需要調(diào)用取消函數(shù)。
Done() <-chan struct{}
Done 方法返回一個只讀的 channel 對象,類型是 struct{},在 goroutine 中,如果 Done 方法返回的結果可以被讀取,代表父 Context 調(diào)用了取消函數(shù)。
Err() error
Err 方法返回 Context 被取消的原因。
Value(key interface{}) interface{}
Value 方法返回此 Context 綁定的值。它是一個 kv 鍵值對,通過 key 獲取對應 value 的值
創(chuàng)建下級協(xié)程的Context
我們要依據(jù)父級的協(xié)程的Context創(chuàng)建子級協(xié)程的Context
WithCancel(parent Context) (ctx Context, cancel CancelFunc)
WithCancel 方法,基于父 Context,接收一個父 Context 參數(shù),生成一個新的子 Context,和一個 cancel 函數(shù),用于取消 Context。
WithDeadline(parent Context, d time.Time) (Context, CancelFunc)
WithDeadline 方法,基于父 Context,接收一個父 Context 參數(shù),和一個截止時間的參數(shù),生成一個新的子 Context,和一個 cancel 函數(shù),可以使用 cancel 函數(shù)取消 Context,也可以等到截止時間,自動取消 Context。
WithTimeout(parent Context, timeout time.Duration) (Context, CancelFunc)
WithTimeout 方法,基于父 Context,接收一個父 Context 參數(shù),和一個超時時間的參數(shù),生成一個新的子 Context,和一個 cancel 函數(shù),可以使用 cancel 函數(shù)取消 Context,也可以等到超時時間,自動取消 Context。
WithValue(parent Context, key, val interface{}) Context
WithValue 方法,基于父 Context,生成一個新的子 Context,攜帶了一個 kv 鍵值對,一般用于傳遞上下文信息。
場景示例
公司下班, 要領導下班后, 員工才下班, 但是員工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領導老是不下班, 員工就自己走了.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var name string
func main() {
// 頂級Conxt, 領導
up_context := context.Background()
// 創(chuàng)建領導的下級 員工的的Context, 員工就最多加班5秒, 超過5秒領導不下班. 員工就下班了
ctx, cancle := context.WithTimeout(up_context, time.Second*5)
go work(ctx, "小卡拉")
// 父線程等待3秒, 領導加班3秒
time.Sleep(time.Second * 3)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領導下班了!")
// 領導下班調(diào)用cancle(), 取消員工的 Context
cancle()
time.Sleep(time.Second * 5)
}
func work(ctx context.Context, name string) {
for {
select {
// 看看員工的 Context 還在不在
case <-ctx.Done():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name, "下班!")
return
default: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name, "加班!。")
time.Sleep(time.Second * 1)
}
}
}上面的代碼中up_context 是最頂級的 Context 是使用context.Background()創(chuàng)建出來的, 員工的 Context對象 ctx 則是使用最頂級的up_context 并且使用WithTimeout方法創(chuàng)建出來的, 表示如果5秒內(nèi)不調(diào)用返回的 cancel 方法, 就會自動取消, 對應員工最多等待領導五秒. 上面的執(zhí)行結果是:

可以看到, 領導就加班了3秒, 領導一下班, 員工就下班了.
如果領導加班7秒呢, 代碼改成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ext"
"fmt"
"time"
)
var name string
func main() {
// 頂級Conxt, 領導
up_context := context.Background()
// 創(chuàng)建領導的下級 員工的的Context, 員工就最多加班5秒, 超過5秒領導不下班. 員工就下班了
ctx, cancle := context.WithTimeout(up_context, time.Second*5)
go work(ctx, "小卡拉")
// 父線程等待7秒, 領導加班7秒
time.Sleep(time.Second * 7)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領導下班了!")
// 領導下班調(diào)用cancle(), 取消員工的 Context
cancle()
time.Sleep(time.Second * 5)
}
func work(ctx context.Context, name string) {
for {
select {
// 看看員工的 Context 還在不在
case <-ctx.Done():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name, "下班!")
return
default:
fmt.Println(time.Now().Format("2006-01-02 15:04:05"), name, "加班!。")
time.Sleep(time.Second * 1)
}
}
}
執(zhí)行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 領導加班7秒, 員工并沒有等著領導下班, 在第五秒的時候自己下班了.
到此這篇關于GoLang context包的使用方法介紹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o context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Go語言開發(fā)框架反射機制及常見函數(shù)示例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語言開發(fā)框架反射機制及常見函數(shù)示例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09-09
Go 循環(huán)結構for循環(huán)使用教程全面講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 循環(huán)結構for循環(huán)使用全面講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10-10
golang xorm及time.Time自定義解決json日期格式的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 xorm及time.Time自定義解決json日期格式的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