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ython常用模塊時間模塊time
time簡介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Unix是誕生于1970年,然后就開始了計算機的時間計算,所以我們計算機的時間是開始于1970年1月1日0:00,而這一節(jié)要講到的time的時間戳也就是從這個時間到此時此刻的秒數(shù)。下面會詳細講解。
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
1.時間戳
2.元組
3.字符串
導入模塊
import time
1.時間戳
time.time()
import time res=time.time() print(res) #輸出結果:1676709230.092293 #這個是從1970.1.1 0:00 到此時此刻過了的秒數(shù)
2.時間元組
地球是分為24個時區(qū)的,從英國的格林尼治(0時區(qū)開始),向東有12個時區(qū),向西有12個時區(qū),其中0時區(qū)和弟12時區(qū)是東西共有的。而我國北京時間也就是東八區(qū),我國幅員遼闊,最東邊與最西邊時間相差差不多4個小時,實際上我國都是統(tǒng)一去使用北京時間的,這樣可以去方便管理。而美國是使用夏令時的,夏令時實際上就是比實際時間還要早1個小時,比如西7區(qū)此時是11:48,而換算為夏令時就是10:48。這些都是高中的地理知識,了解了解
(1)把時間戳轉換為元組形式
方式1
time.localtime(res)
說明:這個函數(shù)的方式是傳入一個時間戳,然后以元組的形式輸出這個時間,如果沒有傳入時間戳,那么輸出就是此時此刻的時間元組
注意:輸出的時間是你計算機所在的位置的時間,比如我在東八區(qū)就會輸出東八區(qū)的時間(在中國不管你在哪里都會輸出東八區(qū)的時間)
import time a=time.localtime(1234567)#時間是此時東八區(qū)的時間 print(a) #輸出結果:time.struct_time(tm_year=1970, tm_mon=1, tm_mday=15, tm_hour=14, tm_min=56, #tm_sec=7, tm_wday=3, tm_yday=15, tm_isdst=0) b=time.localtime() print(b) #輸出結果: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2, tm_mday=18, tm_hour=16, tm_min=47, #tm_sec=31, tm_wday=5, tm_yday=49, tm_isdst=0)
方式2
time.gmtime(res)
說明:這個函數(shù)的用法跟上面是一樣的,只是輸出結果是格林尼治時間(0時區(qū)的時間),然后以元組的方式輸出
import time b=t.gmtime() print(b) #輸出結果: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2, tm_mday=18, tm_hour=8, tm_min=51, #tm_sec=8, tm_wday=5, tm_yday=49, tm_isdst=0)
(2)元組轉換為時間戳輸出
time.mktime(tu)
說明:傳入一個元組的時間,輸出是一個時間戳的時間
import time x=time.mktime(time.localtime()) print(x) #輸出結果:1676711086.0
(3)把元組轉換為格式化時間
time.asctime(tu)
說明:傳入一個元組類型的時間,然后輸出類似.Sun Oct 1 12:04:45 2022 的時間形式,如果沒有傳入內(nèi)容就輸出此時此刻的時間
import time y=time.asctime(time.localtime()) print(y) #輸出結果:Sat Feb 18 17:06:29 2023
(4)把時間戳轉換為格式化時間
time.ctime(res)
說明:傳入一個時間戳,輸出類似Sun Oct 1 12:04:45 2022 的時間形式,如果沒有傳入內(nèi)容就輸出此時此刻的時間
import time j=time.ctime(time.mktime(time.localtime())) print(j) #輸出:Sat Feb 18 20:04:36 2023
3.字符串時間(重點)
(1)把一個元組類型的時間轉換為字符串形式
time.strftime(format,tu)
說明:format是轉換的格式(必須寫! ),其寫法跟%d、%c等方式是類似的,tu是元組類型的時間
format的形式
%y 兩位數(shù)的年份表示(00-99)
%Y 四位數(shù)的年份表示(000-9999)
%m 月份(01-12)
%d 月內(nèi)中的一天(0-31)
%H 24小時制小時數(shù)(0-23)
%I 12小時制小時數(shù)(01-12)
%M 分鐘數(shù)(00=59)
%S 秒(00-59)
%a 本地簡化星期名稱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稱
%b 本地簡化的月份名稱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稱
%c 本地相應的日期表示和時間表示
%j 年內(nèi)的一天(001-366)
%p 本地A.M.或P.M.的等價符
%U 一年中的星期數(shù)(00-53)星期天為星期的開始
%w 星期(0-6),星期天為星期的開始
%W 一年中的星期數(shù)(00-53)星期一為星期的開始
%x 本地相應的日期表示
%X 本地相應的時間表示
%Z 當前時區(qū)的名稱
%% %號本身
import time t=time.strftime('%Y %m %d %H:%M %z',time.localtime()) print(t) #輸出:2023 02 18 20:12 +0800 #(+0800是表示東八區(qū))
(2)把一個字符串轉換為元組日期類型
time.strptime(str,format)
說明:str是表示要被轉換的字符串,format其實就是上面的那個表的內(nèi)容,就是轉換的格式
注意事項:要進行轉換的字符串年月日要與format轉換的個數(shù)一一對應,如果沒有去說明轉換的format或者沒有去一一對應的話就會報錯
import timett=time.strptime('2023 3 3 12:15','%Y %m %d %H:%M')print(tt)#輸出: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3, tm_mday=3, tm_hour=12, tm_min=15,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62, tm_isdst=-1)import time tt=time.strptime('2023 3 3 12:15','%Y %m %d %H:%M') print(tt) #輸出: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3, tm_mday=3, tm_hour=12, tm_min=15,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62, tm_isdst=-1)
圖解說明:
4.停機休眠
time.sleep(t)
說明:其中的t是表示秒數(shù),一般寫入是一個整數(shù),這個函數(shù)就是先讓程序暫停t秒然后再接著運行
import time t=3 print('%d秒后輸出結果'%t) time.sleep(t) print('hello')
到此這篇關于關于Python常用模塊時間模塊time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時間模塊time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python實現(xiàn)計數(shù)排序與桶排序實例代碼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計數(shù)排序與桶排序,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19-03-03完美解決Django2.0中models下的ForeignKey()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完美解決Django2.0中models下的ForeignKey()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5-05Python?matplotlib實現(xiàn)折線圖的繪制
Matplotlib作為Python的2D繪圖庫,它以各種硬拷貝格式和跨平臺的交互式環(huán)境生成出版質(zhì)量級別的圖形。本文將利用Matplotlib庫繪制折線圖,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2-03-03Python函數(shù)命名空間和作用域(Local與Globa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函數(shù)命名空間和作用域分別介紹Local與Global模式,內(nèi)容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