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CIA認證網絡基礎學習筆記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14:23:04 作者:壞壞-5
我要評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網絡基礎,概括總結了華為HCIA企業(yè)組網三層模型、網絡參考模型、交換機、VLAN、trank等相關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本文講述了華為HCIA認證網絡基礎。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文章目錄
企業(yè)組網三層模型
- 接入層
- 用于接入最終用戶的終端設備
- 二層交換機
- VLAN、鏈路聚合
- 匯聚層
- 用戶把當前匯聚區(qū)的所有接入交換機進行匯聚
- 三層交換機
- IRF(橫向堆疊技術)、靜態(tài)路由、路由協(xié)議
- 核心層
- 連接多個匯聚點,實現(xiàn)不同業(yè)務區(qū)的高速轉發(fā),接入到互聯(lián)網
- 三層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
- 靜態(tài)路由、路由協(xié)議、NAT
三層模型的優(yōu)點方便拓展
網絡參考模型
OSI參考模型
- 概念:定義了網絡中設備所遵守的層次結果
- 優(yōu)點:
- 開放的標準化接口,協(xié)議不再封裝
- 多廠商設備兼容
- 易于理解、學習和更新協(xié)議標準
- 實現(xiàn)模塊化功能,降低開發(fā)難度
- 便于故障排除
- 分層:
- 物理層
- 定義電壓、接口、線纜標準、傳輸距離、傳輸介質等物理參數(shù)
- 數(shù)據鏈路層(通信)
- MAC尋址
- 網絡層(網絡)
- IP尋址、路由
- 傳輸層(安全)
- 數(shù)據分段、建立端到端連接、維護傳輸可靠性
- 端口用于區(qū)分同一臺計算機上的不同應用程序
- TCP:可靠傳輸
- UDP:不可靠傳輸
- 會話層(開發(fā))
- 建立、維護、拆除應用程序間的會話
- 區(qū)分同一個應用程序的不同訪問者
- 表示層
- 定義數(shù)據格式、結構
- 數(shù)據加密、壓縮
- 應用層
- 為應用程序進程提供網絡服務
- 物理層
- OSI參考模型的問題:
- 劃分層次過多,會話層、表示層存在意義不大
- IP協(xié)議成為事實的網絡層唯一協(xié)議
TCP/IP參考模型
- 4層劃分
- 網絡接口層
- 物理層
- 數(shù)據鏈路層
- 網絡層
- 傳輸層
- 應用層
- 會話層
- 表示層
- 應用層
- 網絡接口層
- 5層劃分(廠商遵循標準)
- 物理層
- 數(shù)據鏈路層
- 網絡層
- 傳輸層
- 應用層
- 會話層
- 表示層
- 應用層
數(shù)據封裝和解封裝
-
定義:
- 封裝:在原始數(shù)據的基礎上加入一些額外信息形成新的格式
- 解封裝:拆除掉封裝的額外信息,還原成原始數(shù)據
-
TCP/IP封層封裝
- 應用層:數(shù)據
- 傳輸層:數(shù)據段
- 添加協(xié)議頭部信息,采用TCP或者UDP
- 網絡層:數(shù)據包
- 添加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
- 數(shù)據鏈路層:數(shù)據幀
- 添加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
- 物理層:比特流
- 通過物理線纜傳輸給目的主機
-
數(shù)據封裝和解封裝過程
- 數(shù)據發(fā)送時,從上至下逐層封裝
- 數(shù)據接收時,從下至上逐層解封裝
- 只有拆除外層封裝,才能看到內層封裝
以太網交換機工作原理
交換機和路由器
- 交換機
- 用于把多個終端連接成一個網絡的設備
- 工作在數(shù)據鏈路層
- 根據MAC尋址
- 尋找一個設備
- 路由器
- 連接交換機。即連接的是網絡。
- 工作在網絡層
- 根據IP尋址
- 尋找網段
- 隔離廣播
以太網
- 定義:傳輸標準的Ethernet類型幀的網絡
- 特征:多路訪問,廣播式的網絡
- MAC地址:
- 每臺網絡設備生產時就寫入的一個全球唯一的物理地址
- 48位長度,16進制格式地址
- 前24位為廠商標識,后24位是設備標識
- 以太網幀格式
- 目的MAC地址
- 源MAC地址
- 服務和類型
- 標識上層使用的協(xié)議
- 優(yōu)先級。做限速,流控
- DATA
- 幀校驗序列(FCS)
- 數(shù)據發(fā)送方在發(fā)送數(shù)據前通過某種算法,將前面的內容進行計算,得出一個值,即FCS。數(shù)據接收方收到后,會使用同樣的算法,進行計算,得到一個FCS值,將兩個結果進行對比。來檢查數(shù)據在發(fā)傳輸過程中是否被篡改或失幀。如果FCS值不一致,數(shù)據將會被丟棄。
- 適應雙絞線連接的即為以太網
交換機
- 定義:工作在鏈路層,通過識別MAC地址來進行數(shù)據轉發(fā)的設備
- 交換機數(shù)據轉發(fā)原理
- MAC發(fā)地址表
- 記錄交換機每個端口和所連接的設備的MAC地址的映射關系
- 一個接口可以對應多個MAC地址
- 一個MAC地址不能對應多和接口
- 老花時間:300秒
- 工作機制
- 交換機學習數(shù)據幀的源MAC地址,來獲得端口和設備的映射關系,寫入MAC地址表
- 交換機檢查數(shù)據幀的目的MAC地址,從地址映射關系來判斷把數(shù)據幀從哪個端口發(fā)出
- 交換機對于目的MAC地址不存在與MAC地址表中的數(shù)據幀進行廣播處理
- 數(shù)據幀的轉發(fā)方式
- 對于目的MAC地址已知的單播幀,交換機查詢MAC地址表進行轉發(fā)
- 對于目的MAC地址未知的單播幀,交換機進行廣播處理
- 對于廣播幀,交換機繼續(xù)廣播處理,收到的接口除外
- 目的MAC地址為全F,為廣播幀
- MAC發(fā)地址表
- 數(shù)據傳輸模式
- 單播:接受者是某一個設備
- 組播:接受者是某一部分設備
- 廣播:接受者是所有其他設備
- 廣播域
- 網絡中所有能接受到同樣廣播消息的設備的集合
- 默認情況下,交換機的所有端口屬于同一個廣播域
Vlan和Trank
VLAN定義
- 虛擬局域網,用來在二層網絡設備中隔離廣播域
- 不同VLAN的設備在二層網絡中無法互相通訊
- MAC地址表除了記錄端口對用的MAC地址,還會記錄屬于哪個VLAN。
VLAN轉發(fā)過程
- PC發(fā)送數(shù)據幀進入交換機,會在數(shù)據幀的源MAC地址和Type、service之間加上vlan tag,vlan tag中的vlan id就是收到幀的接口的所屬VLAN。被加上vlan tag的數(shù)據幀是802.Q格式的幀
- 交換機檢查數(shù)據幀的目的MAC地址,進行判斷。如果目的MAC對應的接口允許tag中的vlan id通過,則進行數(shù)據轉發(fā),否則丟棄
- 數(shù)據幀從接口發(fā)出PC前,會剝離vlan tag。還原為標準的以太網幀格式。此過程也叫撕標簽
802.1Q
- 在源MAC地址和Type之間攜帶vlan tag的幀格式,計算機不識別
VLAN工作原理
- 交換機端口類型
- Access
- 必須加入到一個VLAN,而且只能加入到一個VLAN。從Access端口收到的幀,會被加上VLAN的tag標記。從Access端口發(fā)出的幀會剝離tag標記
- 一般用來連接PC或路由器
- H3C交換機默認所有的端口都是Access類型,屬于VLAN1,華為是hybrid
- Trunk
- 可以允許多個VLAN的數(shù)據通過。從Trank端口發(fā)出的幀保留VLAN tag,缺省VLAN除外。Trank端口收到沒有tag的幀,會重新加上缺省VLAN的tag
- 一般用來連接交換機
- Hybird
- Access
思科的交換機只有Access和Trunk端口,Hybird是華為和華三的私有標準
實驗:如下拓撲圖(01),配置VLAN和Trunk
-
實驗需求:
- 按圖示為PC配置IP地址
- SW1和SW2上分別創(chuàng)建VLAN10和VLAN20,要求PC3和PC5屬于VLAN10,PC4和PC6屬于VLAN20
- SW1和SW2相連的接口配置為Trunk類型,允許VLAN10和VLAN20通過
- 測試效果,同一VLAN的PC可以互通,不同VLAN的PC無法互通
-
給PC端配置IP地址,如果是down,禁用再啟用一下
<H3C> //用戶模式,尖括號只能看,不能進行配置 <H3C>system-view //進入系統(tǒng)視圖,簡寫sy [H3C] //系統(tǒng)視圖,方括號 [H3C]sysname SW1 //修改設備名稱 [SW1] [SW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進入接口,簡寫int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quit //退出當前接口,簡寫qu [SW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所有的配置,簡寫dis cu [SW1]return //直接跳轉到用戶視圖 <SW1> //可以看到華三的交換機所有的端口默認都是VLAN1,都是Access接口 [SW1]display vlan brief //顯示所有VLAN信息,簡寫dis vlan bri //交換機的接口必須是g1/0/1不能是g0/1 [SW1]vlan 10 //創(chuàng)建vlan 10 [SW1-vlan10]port g1/0/1 //將g1/0/1加入vlan 10 [SW1-vlan10]display vlan brief //查看所有的VLAN信息,簡寫dis vlan bri 10 VLAN 0010 GE1/0/1 //同樣方法將g1/0/2加入vlan 20 [SW1]vlan 20 //創(chuàng)建VLAN 20 [SW1-vlan20]port g1/0/2 //將g1/0/2接口加入vlan 20 將g1/0/3接口配置成Trunk接口 [SW1]int g1/0/3 //進入g1/0/3接口 //將接口配置為Trunk接口 [SW1-GigabitEthernet1/0/3]port link-type trunk //設置允許通過的vlan,默認是vlan 1 [SW1-GigabitEthernet1/0/3]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查看是否成功 [SW1]dis vlan bri //檢驗,查看VLAN下的接口 10 VLAN 0010 GE1/0/1 GE1/0/3 20 VLAN 0020 GE1/0/2 GE1/0/3 //查看trunk端口,顯示此端口下允許經過的VLAN,簡寫dis po tr [SW1]display port trunk Interface PVID VLAN Passing GE1/0/3 1 1, 10, 20
- 右邊交換機相同的配置。完成或做連通性測試
- 刪除VLAN
- undo vlan 10
- no vlan 10
- 撤銷操作
- undo 需要撤銷的命令
相關文章
-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STP、RSTP原理與配置,總結分析了華為HICA認證STP、RSTP基本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2
-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鏈路聚合,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鏈路聚合基本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2
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HDLC與FR協(xié)議概述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HDLC與FR協(xié)議,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HDLC與FR協(xié)議基本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1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PPP協(xié)議原理與配置概述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PPP協(xié)議原理與配置,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PPP協(xié)議基本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1-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NAT原理與配置,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NAT基本概念、功能、原理、配置命令及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0
-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ACL原理與配置方法,總結歸納了華為HCIA認證 ACL訪問控制列表相關概念、原理、配置命令與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20
-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學路由基礎與協(xié)議,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路由基本概念、原理、常用協(xié)議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07
華為HCIA認證學習筆記——ICMP、ARP協(xié)議原理概述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ICMP、ARP協(xié)議原理,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ICMP、ARP協(xié)議的基本概念、原理、功能與相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07華為HCIA認證考試OSPF協(xié)議概念與配置實例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考試OSPF協(xié)議,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考試中OSPF協(xié)議相關概念、原理、配置與操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4-23-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華為HCIA認證考試VLAN概念、配置方法,總結分析了華為HCIA認證考試中VLAN虛擬局域網的基本概念、原理、配置方法及相關操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