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Go語言如何熱重載和優(yōu)雅地關閉程序
我們有時會因不同的目的去關閉服務,一種關閉服務是終止操作系統(tǒng),一種關閉服務是用來更新配置。
我們希望優(yōu)雅地關閉服務和通過熱重載重新加載配置,而這兩種方式可以通過信號包來完成。
1、代碼實現
package main import ( "log" "net/http" "os" "os/signal" "syscall" ) type Config struct { Message string } var conf = &Config{Message: "Before hot reload"} func router() { log.Println("starting up....") http.HandleFunc("/",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_, _ = w.Write([]byte(conf.Message)) }) go func() { log.Fatal(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 } func main() { router() sigCh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sigCh,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for { multiSignalHandler(<-sigCh) } } func multiSignalHandler(signal os.Signal) { switch signal { case syscall.SIGHUP: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After hot reload") conf.Message = "Hot reload has been finished." case syscall.SIGINT: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Interrupt by Ctrl+C") os.Exit(0) case syscall.SIGTERM: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Process is killed.") os.Exit(0) default: log.Println("Unhandled/unknown signal") } }
首先,定義了一個 Config 結構并聲明了一個 conf 變量。
type Config struct { Message string } var conf = &Config{Message: "Before hot reload"}
這里的代碼只是一個簡單的配置樣本,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義一個復雜的結構。
其次,定義一個路由器函數,用來綁定和監(jiān)聽 8080 端口。在熱重載配置完成后,它也被用來顯示結果。
func router() { log.Println("starting up....") http.HandleFunc("/",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_, _ = w.Write([]byte(conf.Message)) }) go func() { log.Fatal(http.ListenAndServe(":8080", nil)) }() }
下一步是服務器關機和熱重載配置,當一個服務器關閉時,它應該停止接收新的請求,同時完成正在進行的請求,
返回其響應,然后關閉,在這里使用信號包實現。
sigCh := make(chan os.Signal, 1)
之后,使用 signal.Notify() 一起發(fā)送更多的信號。
signal.Notify(sigCh,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當程序被中斷時,signal.Notify 將向 sigCh 通道發(fā)送一個信號。
syscall.SIGHUP、syscall.SIGINT 和 syscall.SIGTERM 是什么意思?
- syscall.SIGINT 是用來在 Ctrl+C 時優(yōu)雅地關閉的,它也相當于 os.Interrupt。
- syscall.SIGTERM 是常用的終止信號,也是 docker 容器的默認信號,Kubernetes 也使用它。
- syscall.SIGHUP 用于熱重載配置。
如何優(yōu)雅地關閉,multiSignalHandler(<-sigCh) 被用來接收 chan 值,然后它將決定運行代碼的哪一部分。
func multiSignalHandler(signal os.Signal) { switch signal { case syscall.SIGHUP: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After hot reload") conf.Message = "Hot reload has been finished." case syscall.SIGINT: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Interrupt by Ctrl+C") os.Exit(0) case syscall.SIGTERM: log.Println("Signal:", signal.String()) log.Println("Process is killed.") os.Exit(0) default: log.Println("Unhandled/unknown signal") } }
2、測試優(yōu)雅關閉
首先,運行服務器。
$ go run main.go
2023/06/25 09:57:05 starting up....
發(fā)送一個curl請求。
$ curl localhost:8080
Before hot reload
先用Ctrl+C測試一下中斷。
$ go run main.go
2023/06/25 09:57:05 starting up....
2023/06/25 09:59:45 Signal: interrupt
2023/06/25 09:59:45 Interrupt by Ctrl+C
3、熱重載
首先,運行服務器。
$ go run main.go
2023/06/24 22:03:17 starting up....
然后,發(fā)送curl請求。
$ curl localhost:8080
Before hot reload
查看進程:
$ lsof -i tcp:8080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main 85193 root 3u IPv6 13642377 0t0 TCP *:webcache (LISTEN)
使用 kill 殺死進程:
$ kill -SIGHUP 85193
$ go run main.go
2023/06/24 22:03:17 starting up....
2023/06/24 22:06:05 Signal: hangup
2023/06/24 22:06:05 After hot reload
如果直接使用 kill 命令殺死程序:
$ go run main.go
2023/06/24 22:14:11 starting up....
$ lsof -i tcp:8080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main 89619 root 3u IPv6 13669401 0t0 TCP *:webcache (LISTEN)
$ kill -9 89619
$ go run main.go
2023/06/24 22:14:11 starting up....
2023/06/24 22:14:50 Signal: terminated
2023/06/24 22:14:50 Process is killed.
4、Go信號庫os/signal
在官方介紹中,這個庫主要封裝信號實現對輸入信號的訪問,信號主要用于類 Unix 系統(tǒng)。
信號是事件發(fā)生時對進程的通知機制,有時也稱之為軟件中斷。信號與硬件中斷的相似之處在于打斷了程序執(zhí)行的正常流程,大多數情況下,無法預測信號到達的精確時間。
因為一個具有合適權限的進程可以向另一個進程發(fā)送信號,這可以稱為進程間的一種同步技術。當然,進程也可以向自身發(fā)送信號。然而,發(fā)往進程的諸多信號,通常都是源于內核。引發(fā)內核為進程產生信號的各類事件如下:
硬件發(fā)生異常,即硬件檢測到一個錯誤條件并通知內核,隨即再由內核發(fā)送相應信號給相關進程。比如執(zhí)行一條異常的機器語言指令(除0,引用無法訪問的內存區(qū)域)。
用戶鍵入了能夠產生信號的終端特殊字符。如中斷字符 (通常是 Control-C)、暫停字符(通常是 Control-Z)。
發(fā)生了軟件事件。如調整了終端窗口大小,定時器到期等。
4.1 舉例說明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os/signal" "syscall" ) func main() { // os.Signal是一個系統(tǒng)信號接收channel c := make(chan os.Signal, 1) // syscall都是一些系統(tǒng)信號 signal.Notify(c,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QUIT, syscall.SIGTERM, syscall.SIGINT) for { s := <-c fmt.Printf("get a signal %s", s.String()) switch s { case syscall.SIGQUIT, syscall.SIGTERM, syscall.SIGINT: fmt.Printf("exit") os.Exit(0) case syscall.SIGHUP: fmt.Printf("reload") default: fmt.Printf("nothing") } } }
1、首先初始化一個 os.Signal 類型的 channel,我們必須使用緩沖通道,否則在信號發(fā)送時如果還沒有準備好接收信號,就有丟失信號的風險。
2、signal.notify 用于監(jiān)聽信號,參數1表示接收信號的 channel,參數2及后面的表示要監(jiān)聽的信號:
- syscall.SIGHUP 表示終端控制進程結束
- syscall.SIGQUIT 表示用戶發(fā)送QUIT字符 (Ctrl+/) 觸發(fā)
- syscall.SIGTERM 表示結束進程
- syscall.SIGINT 表示用戶發(fā)送INTR字符 (Ctrl+C) 觸發(fā)
3、<-c 一直阻塞直到接收到信號退出。
對于上面的的程序是優(yōu)雅的退出守護進程,接下來就是一些釋放資源或dump進程當前狀態(tài)或記錄日志的動作,完成這些后,主進程退出。
4.2 GO的信號類型
4.2.1 POSIX.1-1990標準中定義的信號列表
4.2.2 在SUSv2和POSIX.1-2001標準中的信號列表
信號 SIGKILL 和 SIGSTOP 可能不會被程序捕獲,因此不會受此軟件包影響。
同步信號是由程序執(zhí)行中的錯誤觸發(fā)的信號:SIGBUS,SIGFPE 和 SIGSEGV。這些只在程序執(zhí)行時才被認為是同步的,而不是在使用 os.Process.Kill 或 kill 程序或類似的機制發(fā)送時。一般來說,除了如下所述,Go 程序會將同步信號轉換為運行時異常。其余信號是異步信號,它們不是由程序錯誤觸發(fā)的,而是從內核或其他程序發(fā)送的。
在異步信號中,SIGHUP 信號在程序失去其控制終端時發(fā)送。當控制終端的用戶按下中斷字符(默認為^ C
(Control-C))時,發(fā)送 SIGINT 信號。當控制終端的用戶按下退出字符時發(fā)送 SIGQUIT 信號,默認為^ \
(Control-Backslash)。一般情況下,您可以通過按^ C來使程序簡單地退出,并且可以通過按^使堆棧轉儲退出。
4.3 Kill命令的原理
我們平時在 Linux 系統(tǒng)會 kill 命令來殺死進程,那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4.3.1 kill pid
kill pid 的作用是向進程號為 pid 的進程發(fā)送 SIGTERM (這是 kill 默認發(fā)送的信號),該信號是一個結束進程的信號且可以被應用程序捕獲。若應用程序沒有捕獲并響應該信號的邏輯代碼,則該信號的默認動作是 kill 掉進程。這是終止指定進程的推薦做法。
4.3.2 kill -9 pid
kill -9 pid 則是向進程號為 pid 的進程發(fā)送 SIGKILL (該信號的編號為9),從本文上面的說明可知,SIGKILL 既不能被應用程序捕獲,也不能被阻塞或忽略,其動作是立即結束指定進程。通俗地說,應用程序根本無法感知 SIGKILL信號,它在完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就被收到 SIGKILL 信號的操作系統(tǒng)給干掉了,顯然,在這種暴力情況下,應用程序完全沒有釋放當前占用資源的機會。事實上,SIGKILL 信號是直接發(fā)給 init 進程的,它收到該信號后,負責終止 pid 指定的進程。在某些情況下(如進程已經 hang 死,無響應正常信號),就可以使用 kill -9 來結束進程。
到此這篇關于詳解Go語言如何熱重載和優(yōu)雅地關閉程序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o語言優(yōu)雅關閉程序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