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RWMutex讀寫鎖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苁纠?/h1>
更新時間:2023年09月27日 09:22:57 作者:lincoln_hlf1
在 Go 里除了互斥鎖外,還有讀寫鎖 RWMutex,它主要用來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今天我們也順便分析下讀寫鎖,加深對 Go 鎖的理解
引言
在上一篇文章 golang 重要知識:mutex 里我們介紹了互斥鎖 mutex 的相關(guān)原理實現(xiàn)。而且在 Go 里除了互斥鎖外,還有讀寫鎖 RWMutex,它主要用來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今天我們也順便分析下讀寫鎖,加深對 Go 鎖的理解
讀寫鎖的實現(xiàn)原理
所謂的讀寫鎖,其實就是針對下面的兩種場景,對 Goroutine 之間的同步互斥進行控制:
- 多個 goroutine 一起占有讀鎖,互不影響,可以繼續(xù)自己后面的邏輯代碼。
- 寫鎖正在占有著,則后面的 goroutine 無論是要進行讀鎖占有,還是寫鎖占有,都將會被阻塞等待,直到當前的寫鎖釋放。
弄清楚上面的場景需求后,實現(xiàn)就簡單多了,關(guān)鍵就在于判斷當前是否處于寫鎖狀態(tài)即可,畢竟需要有阻塞等待的動作。
按照常規(guī)思路,我們一般會采用一個標識位來維護這個狀態(tài)。然而,Go 官方卻連這一步都省了。
利用了一個本來就得維護的讀鎖數(shù)量,在進行寫鎖占有時,使它變?yōu)樨摂?shù)。
后面有新進來的讀寫操作,只需要判斷該值是否正負即可,負數(shù)則代表當前正在進行寫鎖占有,需要阻塞等待。
而在寫鎖占有結(jié)束后,該值又會恢復(fù)為正數(shù),又可以進行新的讀寫操作了。
RWMutex 源碼分析
接下來,我們到 src/runtime/rwmutex.go
里具體分析下 RWMutex 的代碼結(jié)構(gòu)。
// rwmutex 是一個讀寫互斥的鎖
// 將允許多個 goroutine 持有讀鎖,但寫鎖只會有一個持有
// rwmutex 使用了 sync.RWMutex 來輔助寫鎖互斥
type rwmutex struct {
rLock mutex // 用于保護設(shè)置 readers, readerPass, writer
readers muintptr // 休眠等待的 goroutine 讀鎖隊列,等到寫鎖占有結(jié)束后將對應(yīng)被喚起。
readerPass uint32 // 讀鎖隊列需要跳過的 goroutine 數(shù)量,當在寫鎖結(jié)束后會喚起讀鎖隊列里的 goroutine,但有的可能已不在隊列里了,這部分需跳過。
wLock mutex // 用于 writer 之間的互斥鎖
writer muintptr // 等待讀完成的 writer
readerCount uint32 // 正在執(zhí)行讀操作的 goroutine數(shù)量
readerWait uint32 // 等待讀鎖釋放的數(shù)量。當寫鎖占有后,前面還有部分讀鎖在繼續(xù)著,需要等它們釋放才能繼續(xù)進行。
}
RWMutex 的 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Lock() {
// 用于多個寫鎖之間的的競爭
lock(&rw.wLock)
m := getg().m
// 將讀鎖數(shù)量 readerCount 置為負數(shù),用于判斷當前是否處于寫鎖占有狀態(tài),
// rw.readerCount < 0 則表示當前正在進行寫鎖占有.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 rwmutexMaxReaders
// 前面還有讀鎖在進行著,需要等待釋放完才能繼續(xù)
lock(&rw.rLock)
if r != 0 && atomic.Xadd(&rw.readerWait, r) != 0 {
systemstack(func() {
rw.writer.set(m)
unlock(&rw.rLock)
notesleep(&m.park)
noteclear(&m.park)
})
} else {
unlock(&rw.rLock)
}
}
RWMutex 的 R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Rlock() {
acquirem()
if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1)) < 0 {
// 讀鎖數(shù)量 readerCount + 1 后小于 0,表示當前正被寫鎖占有,
// 等待寫鎖釋放
systemstack(func() {
lock(&rw.rLock)
if rw.readerPass > 0 {
rw.readerPass -= 1
unlock(&rw.rLock)
} else {
// 等待寫鎖喚起
m := getg().m
m.schedlink = rw.readers
rw.readers.set(m)
unlock(&rw.rLock)
notesleep(&m.park)
noteclear(&m.park)
}
})
}
}
RWMutex 的 Un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Unlock() {
// 將原來被寫鎖置為負數(shù)的 readerCount 重新恢復(fù)回來.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if r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喚起之前等待的讀鎖.
lock(&rw.rLock)
for rw.readers.ptr() != nil {
reader := rw.readers.ptr()
rw.readers = reader.schedlink
reader.schedlink.set(nil)
notewakeup(&reader.park)
r -= 1
}
// 如果 r > 0, 說明讀鎖隊列里有的 goroutine 已不在隊列里了,這部分需跳過
rw.readerPass += uint32(r)
unlock(&rw.rLock)
// 解除寫鎖
unlock(&rw.wLock)
}
RWMutex 的 RUn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RUnlock() {
// 如果釋放后,readerCount < 0,表示當前寫鎖正在占有
if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1)); r < 0 {
if r+1 == 0 || r+1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r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readerWait == 0,表示前面的讀鎖都釋放完了,
// 需要喚起寫鎖
if atomic.Xadd(&rw.readerWait, -1) == 0 {
// The last reader unblocks the writer.
lock(&rw.rLock)
w := rw.writer.ptr()
if w != nil {
notewakeup(&w.park)
}
unlock(&rw.rLock)
}
}
releasem(getg().m)
}
總結(jié)
RWMutex 通過 readerCount 的正負來判斷當前是處于讀鎖占有還是寫鎖占有。
在處于寫鎖占有狀態(tài)后,會將此時的 readerCount 賦值給 readerWait,表示要等前面 readerWait 個讀鎖釋放完才算完整的占有寫鎖,才能進行后面的獨占操作。
讀鎖釋放的時候, 會對 readerWait 對應(yīng)減一,直到為 0 值,就可以喚起寫鎖了。
并且在寫鎖占有后,即時有新的讀操作加進來, 也不會影響到 readerWait 值了,只會影響總的讀鎖數(shù)目:readerCount。
以上就是golang RWMutex讀寫鎖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苁纠脑敿殐?nèi)容,更多關(guān)于golang RWMutex讀寫鎖的資料請關(guān)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文章
-
手把手教你vscode配置golang開發(fā)環(huán)境的步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手把手教你vscode配置golang開發(fā)環(huán)境的步驟,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xué)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1-03-03
-
Go語言使用net/http實現(xiàn)簡單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語言使用net/http實現(xiàn)簡單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功能,使用net/http模塊編寫了一個簡單的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的功能,在此做個簡單記錄,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7-07
-
Go中字符串處理?fmt.Sprintf與string.Builder的區(qū)別對比分析
在Go語言中,我們通常會遇到兩種主要的方式來處理和操作字符串:使用fmt.Sprintf函數(shù)和string.Builder類型,本文給大家介紹它們在性能和用法上有一些關(guān)鍵區(qū)別,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2023-11-11
最新評論
引言
在上一篇文章 golang 重要知識:mutex 里我們介紹了互斥鎖 mutex 的相關(guān)原理實現(xiàn)。而且在 Go 里除了互斥鎖外,還有讀寫鎖 RWMutex,它主要用來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今天我們也順便分析下讀寫鎖,加深對 Go 鎖的理解
讀寫鎖的實現(xiàn)原理
所謂的讀寫鎖,其實就是針對下面的兩種場景,對 Goroutine 之間的同步互斥進行控制:
- 多個 goroutine 一起占有讀鎖,互不影響,可以繼續(xù)自己后面的邏輯代碼。
- 寫鎖正在占有著,則后面的 goroutine 無論是要進行讀鎖占有,還是寫鎖占有,都將會被阻塞等待,直到當前的寫鎖釋放。
弄清楚上面的場景需求后,實現(xiàn)就簡單多了,關(guān)鍵就在于判斷當前是否處于寫鎖狀態(tài)即可,畢竟需要有阻塞等待的動作。
按照常規(guī)思路,我們一般會采用一個標識位來維護這個狀態(tài)。然而,Go 官方卻連這一步都省了。
利用了一個本來就得維護的讀鎖數(shù)量,在進行寫鎖占有時,使它變?yōu)樨摂?shù)。
后面有新進來的讀寫操作,只需要判斷該值是否正負即可,負數(shù)則代表當前正在進行寫鎖占有,需要阻塞等待。
而在寫鎖占有結(jié)束后,該值又會恢復(fù)為正數(shù),又可以進行新的讀寫操作了。
RWMutex 源碼分析
接下來,我們到 src/runtime/rwmutex.go
里具體分析下 RWMutex 的代碼結(jié)構(gòu)。
// rwmutex 是一個讀寫互斥的鎖 // 將允許多個 goroutine 持有讀鎖,但寫鎖只會有一個持有 // rwmutex 使用了 sync.RWMutex 來輔助寫鎖互斥 type rwmutex struct { rLock mutex // 用于保護設(shè)置 readers, readerPass, writer readers muintptr // 休眠等待的 goroutine 讀鎖隊列,等到寫鎖占有結(jié)束后將對應(yīng)被喚起。 readerPass uint32 // 讀鎖隊列需要跳過的 goroutine 數(shù)量,當在寫鎖結(jié)束后會喚起讀鎖隊列里的 goroutine,但有的可能已不在隊列里了,這部分需跳過。 wLock mutex // 用于 writer 之間的互斥鎖 writer muintptr // 等待讀完成的 writer readerCount uint32 // 正在執(zhí)行讀操作的 goroutine數(shù)量 readerWait uint32 // 等待讀鎖釋放的數(shù)量。當寫鎖占有后,前面還有部分讀鎖在繼續(xù)著,需要等它們釋放才能繼續(xù)進行。 }
RWMutex 的 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Lock() { // 用于多個寫鎖之間的的競爭 lock(&rw.wLock) m := getg().m // 將讀鎖數(shù)量 readerCount 置為負數(shù),用于判斷當前是否處于寫鎖占有狀態(tài), // rw.readerCount < 0 則表示當前正在進行寫鎖占有.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 rwmutexMaxReaders // 前面還有讀鎖在進行著,需要等待釋放完才能繼續(xù) lock(&rw.rLock) if r != 0 && atomic.Xadd(&rw.readerWait, r) != 0 { systemstack(func() { rw.writer.set(m) unlock(&rw.rLock) notesleep(&m.park) noteclear(&m.park) }) } else { unlock(&rw.rLock) } }
RWMutex 的 R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Rlock() { acquirem() if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1)) < 0 { // 讀鎖數(shù)量 readerCount + 1 后小于 0,表示當前正被寫鎖占有, // 等待寫鎖釋放 systemstack(func() { lock(&rw.rLock) if rw.readerPass > 0 { rw.readerPass -= 1 unlock(&rw.rLock) } else { // 等待寫鎖喚起 m := getg().m m.schedlink = rw.readers rw.readers.set(m) unlock(&rw.rLock) notesleep(&m.park) noteclear(&m.park) } }) } }
RWMutex 的 Un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Unlock() { // 將原來被寫鎖置為負數(shù)的 readerCount 重新恢復(fù)回來.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rwmutexMaxReaders)) if r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喚起之前等待的讀鎖. lock(&rw.rLock) for rw.readers.ptr() != nil { reader := rw.readers.ptr() rw.readers = reader.schedlink reader.schedlink.set(nil) notewakeup(&reader.park) r -= 1 } // 如果 r > 0, 說明讀鎖隊列里有的 goroutine 已不在隊列里了,這部分需跳過 rw.readerPass += uint32(r) unlock(&rw.rLock) // 解除寫鎖 unlock(&rw.wLock) }
RWMutex 的 RUnlock() 分析
func (rw *rwmutex) RUnlock() { // 如果釋放后,readerCount < 0,表示當前寫鎖正在占有 if r := int32(atomic.Xadd(&rw.readerCount, -1)); r < 0 { if r+1 == 0 || r+1 == -rwmutexMaxReaders { throw("runlock of unlocked rwmutex") } // readerWait == 0,表示前面的讀鎖都釋放完了, // 需要喚起寫鎖 if atomic.Xadd(&rw.readerWait, -1) == 0 { // The last reader unblocks the writer. lock(&rw.rLock) w := rw.writer.ptr() if w != nil { notewakeup(&w.park) } unlock(&rw.rLock) } } releasem(getg().m) }
總結(jié)
RWMutex 通過 readerCount 的正負來判斷當前是處于讀鎖占有還是寫鎖占有。
在處于寫鎖占有狀態(tài)后,會將此時的 readerCount 賦值給 readerWait,表示要等前面 readerWait 個讀鎖釋放完才算完整的占有寫鎖,才能進行后面的獨占操作。
讀鎖釋放的時候, 會對 readerWait 對應(yīng)減一,直到為 0 值,就可以喚起寫鎖了。
并且在寫鎖占有后,即時有新的讀操作加進來, 也不會影響到 readerWait 值了,只會影響總的讀鎖數(shù)目:readerCount。
以上就是golang RWMutex讀寫鎖實現(xiàn)讀共享寫?yīng)氄嫉墓δ苁纠脑敿殐?nèi)容,更多關(guān)于golang RWMutex讀寫鎖的資料請關(guān)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文章
手把手教你vscode配置golang開發(fā)環(huán)境的步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手把手教你vscode配置golang開發(fā)環(huán)境的步驟,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xué)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3-03Go語言使用net/http實現(xiàn)簡單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語言使用net/http實現(xiàn)簡單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功能,使用net/http模塊編寫了一個簡單的登錄驗證和文件上傳的功能,在此做個簡單記錄,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7-07Go中字符串處理?fmt.Sprintf與string.Builder的區(qū)別對比分析
在Go語言中,我們通常會遇到兩種主要的方式來處理和操作字符串:使用fmt.Sprintf函數(shù)和string.Builder類型,本文給大家介紹它們在性能和用法上有一些關(guān)鍵區(qū)別,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