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磁盤空間的命令詳解
更新時間:2023年12月27日 10:42:17 作者:小馬穿云
本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linux查看磁盤空間的兩個命令,文中通過代碼示例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有一定大幫助,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一、df命令
語法:df [option]… [FILE]…
參數介紹:
-a, --all 包含所有的具有 0 Blocks 的文件系統(tǒng)
--block-size={SIZE} 使用 {SIZE} 大小的 Blocks
-h, --human-readable 使用人類可讀的格式(預設值是不加這個選項的...)
-H, --si 很像 -h, 但是用 1000 為單位而不是用 1024
-i, --inodes 列出 inode 資訊,不列出已使用 block
-k, --kilobytes 就像是 --block-size=1024
-l, --local 限制列出的文件結構
-m, --megabytes 就像 --block-size=1048576
--no-sync 取得資訊前不 sync (預設值)
-P, --portability 使用 POSIX 輸出格式
--sync 在取得資訊前 sync
-t, --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統(tǒng)的 TYPE
-T, --print-type 顯示文件系統(tǒng)的形式
-x, --exclude-type=TYPE 限制列出文件系統(tǒng)不要顯示 TYPE
-v (忽略)
--help 顯示這個幫手并且離開
--version 輸出版本資訊并且離開
示例:查詢所有系統(tǒng)目錄的空間大小
df -h

二、du命令
語法:du [option]… [FILE]…
參數說明:
-a或-all 顯示目錄中個別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文件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個別目錄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文件的總和。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信息的可讀性。 -H或--si 與-h參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為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復計算硬件連接的文件。 -L<符號連接>或--dereference<符號連接>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為單位。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 -S或--separate-dirs 顯示個別目錄的大小時,并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文件系統(tǒng)為準,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統(tǒng)目錄則略過。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錄或文件。 --exclude=<目錄或文件>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文件。 --max-depth=<目錄層數> 超過指定層數的目錄后,予以忽略。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示例:查詢當前目錄所有文件占用磁盤空間的大小
du –sh *

總結
到此這篇關于linux查看磁盤空間的命令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linux查看磁盤空間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在 SHELL 腳本中調用另一個 SHELL 腳本的方法(報錯: go
在Linux平臺上開發(fā),經常會在console(控制臺)上執(zhí)行另外一個腳本文件,經常用的方法有:./my.sh 或 source my.sh 或 . my.sh;這三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呢?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 SHELL 腳本中調用另一個 SHELL 腳本的方法(報錯: go:not found),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8-08
Linux Shell腳本語句執(zhí)行失敗,后續(xù)語句繼續(xù)執(zhí)行的問題及解決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Linux Shell腳本語句執(zhí)行失敗,后續(xù)語句繼續(xù)執(zhí)行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6-06
centos/rhel下實現(xiàn)nginx自啟動腳本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entos/rhel下實現(xiàn)nginx自啟動腳本,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4-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