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創(chuàng)建第一個web項目(Gin+Gorm)
1. 寫這篇博客的由來:
當你想使用最快的框架創(chuàng)建項目的時候是不是有點束手無策?
當你想配置數(shù)據(jù)庫寫 SQL 甚至不知道如何寫,文件夾都不知道建在哪里?

??因為Golang 目前并沒有 JAVA 那種硬性規(guī)范,但是 沒硬性規(guī)范≠沒有規(guī)范
我們以 Gin (一個輕量的 WEB 框架,類似 SpringMVC)為切入點,來了解如何使用 Golang 快速創(chuàng)建一個規(guī)范的 web 項目,并且了解內部的一些簡單的思維邏輯轉換。
2. 創(chuàng)建合適的目錄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根本思路,Golang項目都是一小再小的項目,是為微服務服務的。
??我們可以直接去掉一些沒必要的抽象層,只保留最基本的邏輯層劃分。

這些對應著 controller --> controller, service --> logic, dao --> db.
當然,這些根據(jù)自己喜好就行,規(guī)范如 JAVA 都沒有強制大家目錄一致,更不用說靈活的 Golang 了。
3. 沒有了application.yml 如何寫數(shù)據(jù)庫( DAO --> DB )

我這里分為兩個文件,
一個文件為保存一些基本信息,初始化方法,連接池指針(db_config.go)在 Go 一般通過環(huán)境變量配置數(shù)據(jù)庫信息,這里直接創(chuàng)建連接池。
由于 dao 和這個配置文件都在 db 包下,所以可以不直接暴露連接池指針。
import (
"fmt"
"gorm.io/driver/mysql"
"gorm.io/gorm"
"os"
)
var db *gorm.DB
type DBConfig struct {
DbUser string
DbPassword string
DbName string
DbHost string
DbPort string
}
func NewDBConfig() *DBConfig {
return &DBConfig{
DbUser: os.Getenv("DB_USER"),
DbPassword: os.Getenv("DB_PASSWORD"),
DbName: os.Getenv("DB_NAME"),
DbHost: os.Getenv("DB_HOST"),
DbPort: os.Getenv("DB_PORT"),
}
}
func InitDB() {
config := NewDBConfig()
dsn := fmt.Sprintf("%s:%s@tcp(%s:%s)/%s?charset=utf8mb4&parseTime=True&loc=Local", config.DbUser, config.DbPassword, config.DbHost, config.DbPort, config.DbName)
var err error
db, err = gorm.Open(mysql.Open(dsn), &gorm.Config{})
if err != nil {
panic("failed to connect database")
}
}另一個文件是傳統(tǒng)的 dao 層的內容,寫一些讀取數(shù)據(jù)的接口正常的dao。
4. 寫一個登錄接口
我們就從 gin 的入口開始一直寫到 db 層
在 main.go 中寫 相關路由
func main() {
//初始化連接池
db.InitDB()
// 創(chuàng)建路由
r := gin.Default()
r.POST("/register", func(c *gin.Context) {
email := c.PostForm("email")
username := c.PostForm("username")
age, _ := strconv.Atoi(c.PostForm("age"))
fmt.Println("email->"+email, "username->"+username+"age->", age)
code, data := controller.RegisterUser(email, username, age)
c.JSON(code, gin.H{"data": data})
})
// 運行服務器
r.Run(":8080")
}

其實這里獲取參數(shù)最好是放到controller里面,其實思路和 JAVA 一致,不過這里用的是方法而不是注解。
然后是controller層
package logic
import "easylive-user/db"
func RegisterUser(email string, username string, age int) (int, interface{}) {
return db.AddUser(email, username, age)
}由于我在main.go 里已經處理過參數(shù)了,這里不需要怎么處理,這里如果想方便一點可以封裝成結構體
然后是邏輯業(yè)務層 logic
注意到我們直接返回兩個參數(shù),一個狀態(tài)碼,一個返回數(shù)據(jù),這里借助golang 可以返回多結果的特點,我們再次簡化封裝,不在使用 JAVA 的再封裝一個回復體。
直接借助 Http 的自有code 碼判斷,Golang 的思路是靈活,我的思路就是精簡精簡再精簡。

Golang 由于本身不適合巨大的單體項目,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能精簡就精簡
package logic
import "easylive-user/db"
func RegisterUser(email string, username string, age int) (int, interface{}) {
affected := db.AddUser(email, username, age)
if affected >= 1 {
return 200, nil
} else {
return 500, nil
}
}然后是 db/dao層,這里涉及數(shù)據(jù)庫的調用處理,這里我使用的是 Gorm 框架,類似 JAVA 的 Mybatis Plus,
func AddUser(email string, username string, age int) int {
result := db.Create(&User{Email: email, Name: username, Age: age})
fmt.Println(result)
return int(result.RowsAffected)
}
type User struct {
id int
Name string
Email string
Age int
}
5. 結語
Golang 還是挺好用的,但是轉語言處理轉換語法之外,一些處理業(yè)務的語法思路也和原來不同,不過有了原來的代碼基礎上手還是挺快的。
到此這篇關于Golang創(chuàng)建第一個web項目(Gin+Gorm)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o創(chuàng)建web項目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go語言題解LeetCode453最小操作次數(shù)使數(shù)組元素相等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語言題解LeetCode453最小操作次數(shù)使數(shù)組元素相等示例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12-12
GoLang日志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日志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流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吧202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