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Golang defer延遲語句的實現(xiàn)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29日 09:24:41   作者:hcraM41  
defer擁有注冊延遲調(diào)用的機制,本文主要介紹了Golang defer延遲語句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

一、defer的簡單使用

defer 擁有注冊延遲調(diào)用的機制,defer 關(guān)鍵字后面跟隨的語句或者函數(shù),會在當前的函數(shù)return 正常結(jié)束 或者 panic 異常結(jié)束 后執(zhí)行。

但是defer 只有在注冊后,最后才能生效調(diào)用執(zhí)行,return 之后的defer 語句是不會執(zhí)行的,因為并沒有注冊成功。

如下例子:

func main() {
	defer func() {
		fmt.Println(111)
	}()

	fmt.Println(222)
	return

	defer func() {
		fmt.Println(333)
	}()
}

執(zhí)行結(jié)果:

222
111

解析:222 、111 是在return 之前注冊的,所以如期執(zhí)行,333 是在return 之后注冊的,注冊失敗,執(zhí)行不了。

defer 在需要資源釋放的場景非常有用,可以很方便地在函數(shù)結(jié)束前執(zhí)行一些操作。

比如在 打開連接/關(guān)閉連接 、加鎖/釋放鎖、打開文件/關(guān)閉文件 這些場景下:

file, err := os.Open("1.tx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if file != nil {
    defer file.Close()
}

這里要注意的是:在調(diào)用file.Close() 之前,需要判斷file 是否為空,避免出現(xiàn)異常情況。

再來看一個錯誤示范,沒有正確使用defer 的例子:

player.mu.Lock()
rand.Intn(number)
player.mu.Unlock()

這三行代碼,存在兩個問題:
1. 中間這行代碼 rand.Intn(number) 是有可能發(fā)生panic 的,這就會導致沒有正常解鎖。
2. 這樣的代碼在項目中后續(xù)可能被其他人修改,在rand.Intn(number) 后增加更多的邏輯,這是完全不可控的。

Lock 和 Unlock 之間的代碼一旦出現(xiàn) panic ,就會造成死鎖。因此,即使邏輯非常簡單,使用defer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需求總在變化,代碼也總會被修改。

二、defer的函數(shù)參數(shù)與閉包引用

defer 延遲語句不會馬上執(zhí)行,而是會進入一個棧,函數(shù)return 前,會按先進后出的順序執(zhí)行。

先進后出的原因是后面定義的函數(shù)可能會依賴前面的資源,自然要先執(zhí)行;否則,如果前面的先執(zhí)行了,那么后面函數(shù)的依賴就沒有了,就可能會導致出錯。

defer 函數(shù)定義時,對外部變量的引用有三種方式:值傳參、指針傳參、閉包引用。

  • 值傳參:在defer 定義時就把值傳遞給defer ,并復制一份cache起來,defer調(diào)用時和定義的時候值是一致的。
  • 指針傳參:在defer 定義時就把指針傳遞給defer ,defer調(diào)用時根據(jù)整個上下文確定參數(shù)當前的值。
  • 閉包引用:在defer 定義時就把值引用傳遞給defer ,defer調(diào)用時根據(jù)整個上下文確定參數(shù)當前的值。

下面通過例子加深一下理解。

例子1:

func main() {
	var arr [4]struct{}

	for i := range arr {
		defer func() {
			fmt.Println(i)
		}()
	}
}

執(zhí)行結(jié)果:

3
3
3
3

解析:因為defer 后面跟著的是一個閉包,根據(jù)整個上下文確定,for 循環(huán)結(jié)束后i 的值為3,因此最后打印了4個3。

例子2:

func main() {
	var n int

	// 值傳參
	defer func(n1 int) {
		fmt.Println(n1)
	}(n)

	// 指針傳參
	defer func(n2 *int) {
		fmt.Println(*n2)
	}(&n)

	// 閉包
	defer func() {
		fmt.Println(n)
	}()

	n = 4
}

執(zhí)行結(jié)果:

4
4
0

解析:

defer 執(zhí)行順序和定義的順序是相反的;

第三個defer 語句是閉包,引用的外部變量n ,defer調(diào)用時根據(jù)上下文確定,最終結(jié)果是4;

第二個defer 語句是指針傳參,defer調(diào)用時根據(jù)整個上下文確定參數(shù)當前的值,最終結(jié)果是4;

第一個defer 語句是值傳參,defer調(diào)用時和定義的時候值是一致的,最終結(jié)果是0;

例子3:

func main() {
	// 文件1
	f, _ := os.Open("1.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f io.Closer)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defer close file err 1 %v\n", err)
			}
		}(f)
	}

	// 文件2
	f, _ = os.Open("2.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f io.Closer)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defer close file err 2 %v\n", err)
			}
		}(f)
	}

	fmt.Println("success")
}

執(zhí)行結(jié)果:

success

解析:先說結(jié)論,這個例子的代碼沒有問題,兩個文件都會被成功關(guān)閉。這個是對defer 原理的應用,因為defer 函數(shù)在定義的時候,參數(shù)就已經(jīng)復制進去了,這里是值傳參,真正執(zhí)行close() 函數(shù)的時候就剛好關(guān)閉的是正確的文件。如果不把f 當做值傳參,最后兩個close() 函數(shù)關(guān)閉的就是同一個文件了,都是最后打開的那個文件。

例子3的錯誤示范:

func main() {
	// 文件1
	f, _ := os.Open("1.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defer close file err 1 %v\n", err)
			}
		}()
	}

	// 文件2
	f, _ = os.Open("2.txt")
	if f != nil {
		defer func() {
			if err := f.Close(); err != nil {
				fmt.Printf("defer close file err 2 %v\n", err)
			}
		}()
	}

	fmt.Println("success")
}

執(zhí)行結(jié)果:

success
defer close file err 1 close 2.txt: file already closed

例子4:

// 值傳參
func func1() {
	var err error
	defer fmt.Println(err)
	err = errors.New("func1 error")
	return
}

// 閉包
func func2() {
	var err error
	defer func() {
		fmt.Println(err)
	}()
	err = errors.New("func2 error")
	return
}

// 值傳參
func func3() {
	var err error
	defer func(err error) {
		fmt.Println(err)
	}(err)
	err = errors.New("func3 error")
	return
}

// 指針傳參
func func4() {
	var err error
	defer func(err *error) {
		fmt.Println(*err)
	}(&err)
	err = errors.New("func4 error")
	return
}

func main() {
	func1()
	func2()
	func3()
	func4()
}

執(zhí)行結(jié)果:

<nil>
func2 error
<nil>
func4 error

解析:

第一個和第三個函數(shù)中,都是作為參數(shù),進行值傳參,err 在定義的時候就會求值,因為定義的時候值都是nil ,所以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nil ;

第二個函數(shù)的參數(shù)在定義的時候也求值了,但是它是個閉包,查看上下文發(fā)現(xiàn)最后值被修改為func2 error ;

第四個函數(shù)是指針傳參,最后值被修改為func4 error ;

現(xiàn)實中,第三個函數(shù)閉包的例子是比較容易犯的錯誤,導致最后defer 語句沒有起到作用,造成生產(chǎn)上的事故,需要特別注意。

三、defer的語句拆解

從返回值出發(fā)來拆解延遲語句 defer 。

return xxx

這條語句經(jīng)過編譯之后,實際上生成了三條指令:

1. 返回值 = xxx
2. 調(diào)用 defer 函數(shù)
3. 空的 return

其中,1 和 3 是return 語句生成的指令,2 是defer 語句生成的指令??梢钥闯觯?/p>

return 并不是一條原子指令;defer 語句在第二步調(diào)用,這里可能操作返回值,從而影響最終結(jié)果。

接下來通過例子來加深理解。

例子1:

func func1() (r int) {
	t := 3
	defer func() {
		t = t + 3
	}()

	return t
}

func main() {
	r := func1()
	fmt.Println(r)
}

執(zhí)行結(jié)果:

3

語句拆解:

func func1() (r int) {
	t := 3

	// 1.返回值=xxx:賦值指令
	r = t

	// 2.調(diào)用defer函數(shù):defer在賦值與返回之前執(zhí)行,這個例子中返回值r沒有被修改過
	func() {
		t = t + 3
	}()

	// 3.空的return
	return
}

func main() {
	r := func1()
	fmt.Println(r)
}

解析:因為第二個步驟里并沒有操作返回值r ,所以最終得到的結(jié)果是3 。

例子2:

func func2() (r int) {

	defer func(r int) {
		r = r + 3
	}(r)

	return 1
}

func main() {
	r := func2()
	fmt.Println(r)
}

執(zhí)行結(jié)果:

1

語句拆解:

func func2() (r int) {

	// 1.返回值=xxx:賦值指令
	r = 1

	// 2.調(diào)用defer函數(shù):因為是值傳參,所以修改的r是個復制的值,不會影響要返回的那個r值。
	func(r int) {
		r = r + 3
	}(r)

	// 3.空的return
	return
}

func main() {
	r := func2()
	fmt.Println(r)
}

解析:因為第二個步驟里改變的是傳值進去的r 值,是一個形參的復制值,不會影響實參r ,所以最終得到的結(jié)果是1 。

例子3:

func func3() (r int) {

	defer func() {
		r = r + 3
	}()

	return 1
}

func main() {
	r := func3()
	fmt.Println(r)
}

執(zhí)行結(jié)果:

4

語句拆解:

func func3() (r int) {

	// 1.返回值=xxx:賦值指令
	r = 1

	// 2.調(diào)用defer函數(shù):因為是閉包,捕獲的變量是引用傳遞,所以會修改返回的那個r值。
	func() {
		r = r + 3
	}()

	// 3.空的return
	return
}

func main() {
	r := func3()
	fmt.Println(r)
}

解析:因為第二個步驟里改變的r 值是閉包,閉包中捕獲的變量是引用傳遞,不是值傳遞,所以最終得到的結(jié)果是4 。

四、defer中的recover

代碼中的panic 最終會被recover 捕獲到。在日常開發(fā)中,可能某一條協(xié)議的邏輯觸發(fā)了某一個bug 造成panic ,這時就可以用recover 去捕獲panic ,穩(wěn)住主流程,不影響其他協(xié)議的業(yè)務邏輯。

需要注意的是,recover 函數(shù)只在defer 的函數(shù)中直接調(diào)用才生效。

通過例子看recover 調(diào)用情況。

例子1:

func func1()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fmt.Println("func1 recover", err)
		return
	}
}

func main() {
	defer func1()
	panic("func1 panic")
}

執(zhí)行結(jié)果:

func1 recover func1 panic

解析:正確recover ,因為在defer 中調(diào)用的,所以可以生效。

例子2:

func main() {
	recover()
	panic("func2 panic")
}

執(zhí)行結(jié)果:

panic: func2 panic

goroutine 1 [running]:
main.main()
        C:/Users/ycz/go/ccc.go:5 +0x31
exit status 2

解析:錯誤recover ,直接調(diào)用recover ,返回nil 。

例子3:

func main() {
	defer recover()
	panic("func3 panic")
}

執(zhí)行結(jié)果:

panic: func3 panic

goroutine 1 [running]:
main.main()
        C:/Users/ycz/go/ccc.go:5 +0x65
exit status 2

解析:錯誤recover ,recover 需要在defer 的函數(shù)里調(diào)用。

例子4:

func main() {
	defer func() {
		defer func() {
			recover()
		}()
	}()
	panic("func4 panic")
}

執(zhí)行結(jié)果:

panic: func4 panic

goroutine 1 [running]:
main.main()
        C:/Users/ycz/go/ccc.go:9 +0x49
exit status 2

解析:錯誤recover ,不能在多重defer 嵌套里調(diào)用recover 。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goroutine 無法 recover 住 子goroutine 的 panic 。

原因是,goroutine 被設計為一個獨立的代碼執(zhí)行單元,擁有自己的執(zhí)行棧,不與其他goroutine 共享任何的數(shù)據(jù)。

也就是說,無法讓goroutine 擁有返回值,也無法讓goroutine 擁有自身的ID 編號。

如果希望有一個全局的panic 捕獲中心,那么可以通過channel 來實現(xiàn),如下示例:

var panicNotifyManage chan interface{}

func StartGlobalPanicRecover() {
	panicNotifyManage = make(chan interface{})
	go func() {
		select {
		case err := <-panicNotifyManage:
			fmt.Println("panicNotifyManage--->", err)
		}
	}()
}

func GoSafe(f func()) {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panicNotifyManage <- err
			}
		}()
		f()
	}()
}

func main() {
	StartGlobalPanicRecover()
	f1 := func() {
		panic("f1 panic")
	}
	GoSafe(f1)
	time.Sleep(time.Second)
}

解析:GoSafe() 本質(zhì)上是對go 關(guān)鍵字進行了一層封裝,確保在執(zhí)行并發(fā)單元前插入一個defer ,從而保證能夠recover 住panic 。但是這個方案并不完美,如果開發(fā)人員不使用GoSafe 函數(shù)來創(chuàng)建goroutine ,而是自己創(chuàng)建,并且在代碼中出現(xiàn)了panic ,那么仍然會造成程序崩潰。

到此這篇關(guān)于Golang defer延遲語句的實現(xiàn)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Golang defer延遲語句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 go語言生成隨機數(shù)和隨機字符串的實現(xiàn)方法

    go語言生成隨機數(shù)和隨機字符串的實現(xiàn)方法

    隨機數(shù)在很多時候都可以用到,尤其是登錄時,本文就詳細的介紹一下go語言生成隨機數(shù)和隨機字符串的實現(xiàn)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021-12-12
  • 使用Golang簡單實現(xiàn)七牛圖片處理API

    使用Golang簡單實現(xiàn)七牛圖片處理API

    本文給大家實現(xiàn)的是使用Golang簡單實現(xiàn)七牛圖片處理API的方法和步驟,基于PIPE庫實現(xiàn)的,非常的實用,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下
    2016-08-08
  • golang 實現(xiàn)對Map進行鍵值自定義排序

    golang 實現(xiàn)對Map進行鍵值自定義排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 實現(xiàn)對Map進行鍵值自定義排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2021-04-04
  • 利用Go語言實現(xiàn)流量回放工具的示例代碼

    利用Go語言實現(xiàn)流量回放工具的示例代碼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使用Go語言編寫的流量回放工具?--?goreplay;工作中你一定遇到過需要在服務器上抓包的場景,有了這個工具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廢話不多,我們接下來來看一看這個工具
    2022-09-09
  • GoLang實現(xiàn)日志收集器流程講解

    GoLang實現(xiàn)日志收集器流程講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實現(xiàn)日志收集器流程,看日志是開發(fā)者平時排查BUG所必須的掌握的技能,但是日志冗雜,所以寫個小工具來收集這些日志幫助我們排查BUG,感興趣想要詳細了解可以參考下文
    2023-05-05
  • 詳解go語言單鏈表及其常用方法的實現(xiàn)

    詳解go語言單鏈表及其常用方法的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go語言單鏈表及其常用方法的實現(xiàn),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
    2020-11-11
  • Golang設計模式之適配器模式詳細講解

    Golang設計模式之適配器模式詳細講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使用go實現(xiàn)適配器模式,這個模式就是用來做適配的,它將不兼容的接口轉(zhuǎn)換為可兼容的接口,讓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類可以一起工作,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1-01
  • go語言心跳超時的實現(xiàn)示例

    go語言心跳超時的實現(xiàn)示例

    本文主要介紹了go語言心跳超時的實現(xiàn)示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
    2022-05-05
  • Go讀取配置文件的方法總結(jié)

    Go讀取配置文件的方法總結(jié)

    我們常見的配置文件的格式一般有:XML、JSON、INI、YAML、env和.properties,本文小編為大家整理了Go語言讀取這些格式的配置文件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10-10
  • Go語言協(xié)程池的實現(xiàn)示例

    Go語言協(xié)程池的實現(xiàn)示例

    本文主要介紹了Go語言協(xié)程池的原理與實現(xiàn),通過限制goroutine數(shù)量避免性能下降,及通過AddTask和Run方法管理任務分配,確保并發(fā)控制,提升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025-09-09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