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靜音絕佳選擇! 安耐美機電散全家桶裝機清單分享

裝機時圖方便上全家桶是常見的選擇,一般全家桶有兩種:
- 主板+顯卡,簡稱板卡。
- 機箱+電源+散熱,簡稱機電散。
本次分享的是老牌廠商安耐美的機電散全家桶,除了不用擔心兼容性以外,高負載供電穩(wěn)定性、整機溫度控制和噪音控制做的也很出色。
本文分享下安耐安耐美風嶼K1機箱+美金競蝠GM850W電源+安耐美LMIV360水冷的裝機實測。
裝機解析
給大家標注下這套安耐美機電散三件套的特點與適合人群:
- 安耐美風嶼K1風道設(shè)計是亮點,雙風道確實解熱能力不錯,ATX版型最高兼容400mm顯卡和480水冷,適合高性能電腦裝機。
- 美金競蝠GM850W電源主打性價比,全日系電容擺在這兒,ATX3.1標準,原生自帶12V-2x6接口,適配RTX5070和RX9070及以上的顯卡。
- 安耐美LMIV360安裝簡單,自帶數(shù)顯屏,可以顯示CPU溫度等信息,并且可以自行更換顯示方向,冷頭效能比較強,有較好控溫能力的同時風躁也小。
簡單來說,如果您選擇的是中高配電腦,直接抄作業(yè)入手本文同款的安耐美全家桶就行。
實際完成如下圖所示,還是比較沉穩(wěn)的,有點廉政風。
水冷散熱器。
機箱自帶風扇。
配件清單
裝機單如下圖所示,合理湊單可以做到更低。
機箱丨安耐美風嶼K1
簡介:和安耐美LMIV360一樣,安耐美風嶼K1都屬于簡化了安裝流程的產(chǎn)品,預(yù)裝兩把14CM風扇,前面板和側(cè)板都是卡扣快拆設(shè)計,后期維護打理比較方便。
安耐美風嶼K1的最大亮點是風道設(shè)計,做了前進上出+背進上出的雙風道設(shè)計,電源也改成了90°前置,風道更合理,同時將底部風扇位做了下凹加寬和顯卡的間距,艙內(nèi)風道更大。
除了預(yù)裝的兩把風扇,安耐美風嶼K1在機箱內(nèi)側(cè)還配備了隱藏式顯卡支架,在安裝中高端顯卡時提供支撐,規(guī)避顯卡PCB和主板PCI槽彎折的問題。
簡單列一下安耐美風嶼K1的參數(shù):
- 機箱尺寸為454*215*465mm,作為ATX機箱其實不算大,但還是要比較大的桌面才能擺放。
- 厚度為0.6SPCC,屬于卡著穩(wěn)定的水平線了,優(yōu)點是機箱比較輕,缺點是比較重的顯卡必須要安裝支架,原裝有就是了。
- 主板最大支持ATX尺寸,顯卡限長400mm,CPU限高165mm,主流旗艦卡和旗艦風冷都能兼容。
- 頂部和前面板兼容360水冷,也就是可以同時上CPU水冷+水冷顯卡,背部和底部均支持安裝兩把額外的12cm風扇,尾部也可以安裝一把12cm風扇。
- 底部預(yù)留了一塊機械硬盤位,原裝有一個2.5英寸硬盤拖。
作為ATX機箱,安耐美風嶼K1幾乎兼容市面上所有中高端效能型硬件,安裝也足夠便捷,缺點是機械硬盤位比較少,不過絕大部分用戶也用不上,也無所謂了。
電源丨安耐美金競蝠GM850
簡介:安耐美金競蝠GM850W定位為中端產(chǎn)品的堆料型號,算下來0.75元/W,全日系電容和防護件的硬成本擺在這兒,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目前RTX4070和RX5070以上顯卡都已經(jīng)使用12V-2X6供電接口,安耐美金競蝠GM850W原生就有,不需要轉(zhuǎn)接,供電會更安心點。
之前做過安耐美金競蝠的拆解,內(nèi)部設(shè)計的最大特點就是布局分配合理,內(nèi)部多處有安裝被動散熱片用于輔助主控和主電容導(dǎo)熱,搭配上安耐美風嶼K1,峰值供電也能保證低溫穩(wěn)定。
當然最大亮點還是用料,通過拆解可以看到,主電容都是日本三大之一的尼吉康,除了耐高溫以外,還可以在高負載狀態(tài)下依舊精確調(diào)壓,適配需要精細調(diào)試的玩家。
簡單列一下安耐美金競蝠GM850W的參數(shù):
- 安耐美金競蝠系列有650W、750W、850W和1000W四款,同時還有黑白兩色可選,本文使用的是黑色850W款。
- 尺寸為150*140*86mm,整體尺寸偏小,適合M-ATX鋼炮主機裝機。ATX則是能留出更多空間給風道。
- ATX3標準,主動式PFC結(jié)構(gòu),有PPLP和80Plus雙金牌認證,固態(tài)電容和電解電容均使用全日系電容,50%負載可以提供91.15%的高轉(zhuǎn)化效率。
- 接口全模組,包含12V-2x6接口(450W)*1、主板接口(24Pin)*1、CPU接口(8Pin)*2、PCI-E拓展接口(8Pin)*2和SATA接口*3。
- 線材為壓紋線,包含12V-2x6接口(450W)*1、主板接口(24Pin)*1、CPU接口(8Pin+8Pin)*1、PCI-E拓展接口(8Pin+8Pin)*1和SATA接口*2。
- 散熱使用12cmFDB液態(tài)軸承風扇,保護方面支持的比較多,包含過壓保護、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短路保護、過負載保護和過溫度保護。
- 保修為五年,只換不修。
由于450W單口限制,正常推薦搭配的顯卡是RTX5080及以下的顯卡,旗艦顯卡帶不動,得升級到安耐美金競蝠GM1000。
散熱器丨安耐美LMIV360
簡介:安耐美LMIV360水冷主打的是安裝簡單,部分主板給散熱器留的空間比較少,安耐美LMIV360使用支持旋轉(zhuǎn)的冷頭以及一體預(yù)裝風扇,安裝會方便很多。
冷頭的數(shù)顯屏是這款水冷的亮點,屏幕支持360°旋轉(zhuǎn),也就是任意方向都可以安裝,不會出現(xiàn)卡內(nèi)存卡主板馬甲等問題,同時也支持顯示CPU/顯卡溫度和風扇轉(zhuǎn)速等即時數(shù)據(jù),。
安耐美LMIV360在效能方面同樣有設(shè)計,專利雙腔水冷頭采用的是GEN.2 XTREME專利泵設(shè)計,主攻的是靜音方向,單說效能也能壓得住U7 285K。
簡單列一下安耐美LMIV360的參數(shù):
- 只有一款黑色,沒有其他小型號。
- 冷排尺寸為394*120*27mm,水管長度為400mm,兼容絕大部分市售機箱。
- 兼容Intel 1851/1700/115X/2066平臺和AMD AM4/AM5平臺,近10年的都可以。
- 冷頭為銅質(zhì),水泵為陶瓷,冷排為鋁質(zhì),兼顧效能和使用壽命。
- 官方建議功耗是250W,實際上上揚到280W左右也沒什么問題。
- 水泵轉(zhuǎn)速為1500-3100RPM,風扇轉(zhuǎn)速為500-1800RPM,最大風量為58.03CFM,理論噪音為23.46dBa。
通過參數(shù)就可以得知,安耐美LMIV360主要特點除了安裝便捷+帶顯示屏以外,最大的特點就是靜音,適合安靜環(huán)境使用。
CPU丨AMD R7 9800X3D
簡介:為了測試這套機電散的供電+散熱能力,本次核心件均使用其旗艦型號,9800X3D應(yīng)該不用多做介紹了吧,目前游戲向裝機的唯一真神,常規(guī)供電為100W。
主板丨藍寶石 氮動 NITRO+ B850A WIFI
簡介:如果想最大程度發(fā)揮安耐美風嶼K1的雙風道作用,最好是搭配原裝馬甲設(shè)計比較好的主板,本次使用比較標準的ATX中端主板,散熱件給的比較足,很適合安耐美風嶼K1。
顯卡丨藍寶石 RTX9070XT 16G OC氮動
簡介:這款定位是中高端顯卡,同時滿足顯卡本身重量重+滿載發(fā)熱量大的特點,滿血供電為330W,也是目前高品質(zhì)游戲和AI推理不錯的選擇。
安裝展示
安裝本身并不難,說一下基于安耐美三件套裝機的一些注意點,首先是拆解機箱,注意點別把側(cè)透玻璃弄炸了就行。
安耐美風嶼K1的數(shù)顯屏幕是磁吸固定的,所以安裝冷排不用注意方向,怎么順眼怎么來,最后重新拆裝下磁吸片和磁吸擋板就行。
機箱是靠延長線實現(xiàn)的電源前置,電源線本身不算長,長度卡的特別死,我懷疑部分電源可能不夠長,老老實實買安耐美全家桶就行。
由于安耐美風嶼K1的寬度比較窄,所以如果選擇的是水冷方案,一定要先上主板,再接線,最后安裝冷排,不然沒辦法接線。
ATX機箱的屬性擺在這兒,背部如果不額外裝風扇會看著比較空,建議是加裝一組額外的RGB風扇。
底部的兩個風扇位尺寸非常極限,我試了下喬思伯的積木風扇,寬了那么點就無法安裝,當然三步之內(nèi)必有解藥,可以直接選安耐美高壓旋風或者白蝠,自家風扇不存在兼容問題。
如果暫時不想上風扇,走線就需要注意了,必須跟著機箱預(yù)留的理線槽走,不然露出來非常難看。
數(shù)據(jù)測試
接下來做一下跑分測試和應(yīng)用測試,僅內(nèi)存開啟XMP,其他配置皆為默認,大家應(yīng)該能對這套設(shè)備的機能有更清晰的了解。
供電測試
使用AIDA64+FurMark進行雙烤測試,實際數(shù)據(jù)如下:
- CPU傳感器溫度在80℃左右
- 顯卡傳感器溫度在44℃左右
壓測一小時的電壓非常穩(wěn)定,溫度也幾乎是一條直線,完全可以承擔次旗艦級別的主機供電+散熱。
實際溫度
使用熱成像儀進行監(jiān)測,滿載拷機半小時后的數(shù)據(jù)如下
- 測試時室溫在26℃左右
- 冷頭溫度在50℃左右
- 顯卡溫度在45℃左右
- 主板頂部馬甲溫度在62℃左右
這套配置發(fā)熱量已經(jīng)算不小了,實際溫度和傳感器溫度幾乎無差,安耐美三件套的實際溫控很不錯,可以放心使用。
噪音監(jiān)控
使用噪音檢測儀進行監(jiān)測,滿載時貼近顯卡和前面板風扇,平均噪音在45dB左右,說實話不算大,畢竟三風扇顯卡本身就有很大的風躁,算不錯了。
相關(guān)文章
AMD絕配組裝機清單! 十銓VULCAN火神D5+技嘉X870M冰雕性能測試
十銓 VULCAN 火神 DDR5 內(nèi)存主打的穩(wěn)定、兼容與質(zhì)價比,正是當前 AMD 玩家最理性的選擇,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十銓VULCAN火神D5+技嘉X870M冰雕性能測試2025-08-15- 想要玩ai需要高配置的電腦,12GB以上顯存的主流獨顯基本上都要幾千元,那么有沒有一種性價比更高的解決方案,下面我們就來推薦一套摳門裝機配置2025-08-11
總價不超過4500元! RTX5050主流游戲裝機配置清單請收藏
今天給大家?guī)硪惶識TX 5050配置,主機總價不過4500元,RTX 50系性能接近RTX 4060,但是價格更便宜,為主流用戶帶來了更為經(jīng)濟實惠的裝機選擇,詳細配置如下文介紹,大家不2025-07-21-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套白色海景房,裝得好看點放桌面上就是一道風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裝機配置分享2025-07-12
銳龍9000X3D搭配技嘉B850M EAGLE WIFI6E主板組裝機性能測評
今天我們來分享銳龍9000 X3D處理器加上技嘉B850M EAGLE WIFI6E主板組裝出來的主機性能表現(xiàn),詳細測評如下2025-06-26千元級性價比主板! 銘瑄終結(jié)者B860M開放式裝機分享
作為一款售價非常親民的入門級B860主板,它提供了同價位罕見的40Gbps USB4接口,而且在搭配Intel Ultra7處理器的情況下能充分釋放性能,全新設(shè)計的全中文BIOS易用性也極佳2025-06-16Ryzen 5 7600X搭配RX 9070 XT組裝游戲機性能如何? 七款游戲測試出爐
現(xiàn)在要是想買個Radeon RX 9070 XT顯卡來組臺游戲主機的話,最搭的CPU應(yīng)該是Ryzen 7 9800X3D,但是價格貴,所以這篇文章咱們就拿Ryzen 5 7600X配RX 9070 XT這套配置來做個測2025-06-05跑分驚人! Core Ultra 9 285HX搭配RTX 5090移動版組裝機性能有多強?
之前大家介紹了GeForce RTX 5090的一些游戲性能測試,這篇文章呢,就給大家詳細聊聊搭載Core Ultra 9 285HX加GeForce RTX 5090 24GB移動版的這款超級頂配筆記本在游戲方面2025-06-02Ryzen 5 5600X+RTX 5070 Ti裝機組合性能如何? 七款游戲測試
現(xiàn)在英偉達的RTX 50系列顯卡已經(jīng)出來了,很多想裝新電腦的人都盯著它呢,不過呢,還是有不少人用著老平臺的機器,Ryzen 5 5600X這個處理器可是老款里的明星了,好多朋友的主2025-05-28華碩ProArt 全家桶裝機推薦: 擁有RTX5080的生產(chǎn)力主機
這里我要分享一套以華碩ProArt Z890-CREATOR WIFI主板搭配ProArt PA401機箱為主的生產(chǎn)力主機配置,顯卡方面也嘗試了NVIDIA 最新發(fā)布的RTX 5080顯卡作為生產(chǎn)力加速核心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