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未來人類魔鬼魚DR5值得買嗎?未來人類魔鬼魚DR5深度圖解評測+拆解圖

  發(fā)布時間:2017-12-28 10:57:45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未來人類魔鬼魚DR5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中端游戲本產(chǎn)品,下面將從外觀、屏幕、鍵盤、接口、性能、散熱、游戲和拆機等多個方面對未來人類DR5進行詳細評測,一起來看看未來人類DR5表現(xiàn)吧

未來人類魔鬼魚DR5是一款極具競爭力的中端游戲本產(chǎn)品,這款產(chǎn)品擁有i7-7700HQ+GTX1050Ti的強悍搭配,在應對主流游戲方面實力強悍。同時雖然有著強勁的性能,但整機卻擁有比傳統(tǒng)游戲本輕薄的機身,在便攜性方面要比同配置的競品要好一些??傮w而言,這是一款在便攜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中端游戲本。

未來人類的產(chǎn)品一向以性能取勝,這款產(chǎn)品也不例外。筆者將從外觀、屏幕、鍵盤、接口、性能、散熱、游戲和拆機等多個方面對未來人類DR5進行詳細評測,告訴大家未來人類DR5的實際表現(xiàn)究竟怎樣。

未來人類魔鬼魚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 外觀:棱角分明輕裝上陣

DR5采用了棱角分明的外觀設計,無論是邊角還是整個A、C、D面,斜切處理被大量運用。而且整個機身后高前低,后側(cè)采用了跑車尾燈式設計,使得整機給人一種冷峻凌厲且強大酷炫的視覺感受。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采用了棱角分明的外觀設計

DR5 A面的設計感十分突出。產(chǎn)品LOGO位于中央偏上,下方兩側(cè)則采用了對稱設計的凹陷處理,凹陷由中間向兩側(cè)延伸。整個A面設計比較簡單,但對稱的凹陷設計讓A面增添了立體感,再加上本身A面表面的磨砂質(zhì)感,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 A面的設計感十分突出

DR5的后側(cè)設計非常個性。后側(cè)采用了跑車尾燈式設計,其中一側(cè)為散熱出風口,另一側(cè)為封閉的,僅起到裝飾作用,這個設計強調(diào)了未來人類DR5作為游戲本的定位,讓整機的視覺感受更加霸氣。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后側(cè)設計

DR5的C面同樣無時不刻散發(fā)著凌厲的風格。無論是鍵盤上下、掌拖兩側(cè)還是觸控板四周,均采用了斜切設計,連電源鍵都采用了這樣的處理,不僅增強視覺感受,同時讓C面不會顯得單調(diào)乏味。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C面

DR5的D面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未來人類的金色銘牌。銘牌上不僅有未來人類的LOGO,同時還有專屬編號,在產(chǎn)品的個性化方面加分不少。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D面擁有獨特銘牌

DR5的機身重量和尺寸在游戲本中也比較有優(yōu)勢,整機最厚處為27mm,同時由于采用了輕質(zhì)材料,重量僅有2.3kg。相比同配置的競品,未來人類DR5都要薄一點、輕一些,在便攜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

 · 屏幕與鍵盤:全高清、RGB背光

DR5的屏幕為15.6英寸,材質(zhì)為IPS,物理分辨率為1920×1080,達到了全高清的水平。屏幕為霧面處理,防眩光效果十分出色。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這塊屏幕顯示清晰銳利,大角度下依然能夠看清屏幕內(nèi)容,顏色整體偏淡,但不會影響到日常使用。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屏幕觀感

筆者采用了校色軟件Spyder5對這塊屏幕的色域及亮度表現(xiàn)進行了測試。從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出,該屏幕色域達到了67%的sRGB、48%的NTSC、50%的AdobeRGB,亮度為223nits。從測試結(jié)果上看,這是一塊標準色域的屏幕,亮度表現(xiàn)一般,整體素質(zhì)位于中等水準。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67%的sRGB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48%的NTSC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50%的AdobeRGB

DR5的鍵盤采用了孤島式,鍵帽表面有特殊涂層,手感比較干爽。手感方面,按鍵硬度偏軟,鍵程適中,回彈有力,打字體驗屬于中等偏上水準;同時該鍵盤還擁有RGB背光鍵盤,不僅有多種背光可選,同時在燈光的展現(xiàn)效果上也十分出眾。其內(nèi)置了調(diào)節(jié)背光鍵盤的軟件,內(nèi)置了8種效果,同時也允許玩家自定義,最終實現(xiàn)的效果非常出色。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鍵盤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鍵盤背光控制軟件

DR5的觸控板為分體式,按鍵與觸控部分的手感并不相同。觸控部分的顏色更深,且摩擦力更大。按鍵部分與C面材質(zhì)一致。在觸控的靈敏度和精度方面,這塊觸控板表現(xiàn)的十分出色,不僅定位精準,還支持多種手勢操作,使用上十分方便。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觸控板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接口

DR5的接口主要分布于機身兩側(cè),其中機身左側(cè)分別為適配器接口、RJ45、2×miniDP、HDMI、Type-C、USB3.0和SD卡槽,機身右側(cè)分別為鎖孔、USB3.0、USB2.0、3.5mm麥克和耳機接口。指示燈位于前方左側(cè),分別為適配器、電池、飛行模式和硬盤讀取。

3處理器與顯卡:高端與中端搭配

DR5的硬件分別為英特爾第七代酷睿i7-7700HQ處理器,顯卡方面則采用了來自英偉達的GTX1050Ti 4GB獨立顯卡,內(nèi)存為8GB DDR4-2400高頻內(nèi)存,硬盤為128GB固態(tài)硬盤與1TB機械硬盤組合。下面進行硬件的單項測試。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整機配置

 · 處理器:移動平臺高端型號

DR5搭載的i7-7700HQ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工藝,采用四核八線程設計,初始主頻為2.8GHz,可睿頻至3.8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6MB,整體TDP(熱設計功耗)為45W。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i7-7700HQ詳情

筆者采用CINEBENCH R15對其性能進行測試,最終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735cb,單核心161cb。從得分基本可以斷定這顆處理器性能屬于移動平臺高端水準。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CINEBENCH R15測試成績

 · 顯卡:移動平臺中端型號

DR5搭載的GTX1050Ti的流處理器為768個,128bit顯存位寬、采用4GB GDDR5顯存,核心頻率1493MHz。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GTX1050Ti詳情

筆者通過新3DMark對這塊顯卡的圖形性能進行測試,測試項目為Fire Strike Extreme和Fire Strike模式,主要測試在極限游戲環(huán)境和高壓游戲環(huán)境下的性能表現(xiàn)。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成績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Fire Strike測試成績

最終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下顯卡測試得分為3738分,物理分數(shù)為10717分;Fire Strike模式下顯卡測試得分為7954分,物理分數(shù)為10650分。從得分能夠斷定這塊顯卡處于移動平臺中端水準。

 · 硬盤與散熱:讀寫主流散熱強悍

DR5采用了固態(tài)硬盤與機械硬盤的組合,由于系統(tǒng)運行在固態(tài)硬盤中,所以針對固態(tài)硬盤的速度進行了測試。通過CrystalDiskMark測試可以看到,這塊固態(tài)硬盤的讀取速度為555MB/s,寫入速度為473MB/s,性能表現(xiàn)屬于目前的中等水準。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CrystalDiskMark測試成績

DR5散熱能力也是重點考察的一項,筆者采用Geeks3D FurMark和ADIA64的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測試程序進行雙拷,并拷機30分鐘。其中Geeks3D FurMark設定為1080P分辨率、8X MSAA;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測試程序設定壓力CPU和FPU兩項。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雙拷測試成績

經(jīng)過30分鐘拷機之后,CPU溫度穩(wěn)定在78°左右,最高79°,最低76°;GPU溫度則穩(wěn)定在64°左右。從測試結(jié)果來看,未來人類DR5的散熱能力還是非常給力的,散熱效果基本屬于同級別產(chǎn)品中的中高水準。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PC MARK10測試成績

最后筆者采用了PC MARK10對產(chǎn)品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其中游戲、生產(chǎn)力、常用基本操作項得分較高,從最終4376分的成績來看,未來人類DR5的整體性能整體處于游戲筆記本性能的中端水準。

 · 游戲測試:《使命召喚14》

《使命召喚14:二戰(zhàn)》是今年公認的3A大作,作為動視旗下知名的FPS射擊游戲系列,《使命召喚》一直是射擊游戲的代表作。當然,其對硬件的要求也非常高,能夠考驗未來人類DR5面對3A大作時的實際表現(xiàn)。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畫面設置方面,物理分辨率為1920×1080,關(guān)閉垂直同步,同時材質(zhì)選項選擇“普通”,圖像選項將陰影打開,同時將陰影貼圖分辨率和陰影深度選擇“普通”。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游戲?qū)崪y幀數(shù)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游戲?qū)崪y幀數(shù)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游戲?qū)崪y幀數(shù)

測試內(nèi)容為第二章坦克進攻一節(jié)。從實際的測試結(jié)果來看,整體幀數(shù)維持在60幀-90幀之間。整體而言,未來人類DR5在運行《使命召喚14:二戰(zhàn)》的幀數(shù)已經(jīng)完全足夠了,在中等畫質(zhì)下能夠獲得不錯的游戲體驗。

 · 游戲測試:《質(zhì)量效應:仙女座》

《質(zhì)量效應:仙女座》同樣是今年的一款3A大作,其宏大的開放世界為玩家提供了非常自由的探索體驗。當然,這款游戲?qū)τ谟布囊笸瑯臃浅8?,能夠考驗未來人類DR5面對3A大作時的實際表現(xiàn)。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畫面設置方面,游戲分辨率設置為1920×1080,關(guān)閉垂直同步,然后將游戲的總體質(zhì)量選擇為“中等”,同時將噪點和色差兩個選項打開。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實測游戲幀數(shù)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實測游戲幀數(shù)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實測游戲幀數(shù)

測試內(nèi)容為游戲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從實際的測試結(jié)果中能夠看到,整體幀數(shù)在60幀-100幀之間波動,大部分時間維持在75幀左右。從測試成績中能夠看出,未來人類DR5能夠流暢運行中等畫質(zhì)的《質(zhì)量效應:仙女座》,表現(xiàn)同樣出色。

 · 游戲測試:《古墓麗影10》

《古墓麗影10:崛起》作為近兩年3A級游戲大作的代表,在硬件要求上相比前面兩個要低一些,與目前熱門的《絕地求生:大逃殺》非常相似,測試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未來人類DR5在面對主流游戲時的表現(xiàn)。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畫質(zhì)設置

畫質(zhì)設置方面,由于《古墓麗影10:崛起》有多個畫面預設可選,所以我們設置物理分辨率為1920×1080,反鋸齒為FXAA,關(guān)閉垂直同步;圖形設置方面設為全高,使用游戲中自帶的Benchmark進行測試。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測試畫面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最終實測幀數(shù)

從測試結(jié)果來看,未來人類DR5跑出了平均52幀的成績,其中山頂場景平均幀為59幀,敘利亞場景平均幀為48幀,地熱山谷場景平均幀為49幀。從結(jié)果來看,未來人類DR5的游戲性能確實十分不錯,應對主流游戲綽綽有余。

 · 拆解:內(nèi)部規(guī)整便于維護

DR5的內(nèi)部設計如何呢,在此附上筆者對未來人類DR5的簡單拆解,從拆解圖中能夠看到這款產(chǎn)品的內(nèi)部做工和用料,對于消費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未來人類DR5的內(nèi)部設計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左側(cè)散熱模組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右側(cè)散熱模組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2個內(nèi)存插槽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無線網(wǎng)卡(上)與固態(tài)硬盤(下)

未來人類DR5評測:能運行主流大作的中端本
機械硬盤

DR5的內(nèi)部設計非常規(guī)整,各個硬件排布清晰明了,便于用戶自行維護。散熱模組方面,DR5采用了雙風扇三熱管的設計,這讓未來人類DR5的散熱能力十分出眾。同時DR5內(nèi)部有2個內(nèi)存插槽,用戶可自行升級內(nèi)存。

評測總結(jié):

魔鬼魚DR5是一款性能主流、散熱優(yōu)秀、鍵盤背光出眾的中端游戲本,在應對主流游戲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而且未來人類DR5的外觀設計也十分不錯,棱角分明的外觀十分符合其游戲本的定位,再加上全高清屏幕、M.2高速固態(tài)硬盤的加持,讓這款產(chǎn)品相比同配置的競品擁有更多競爭力。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