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首款國產DDR5 32GB內存強不強? 金百達銀爵DDR5調試+超頻測試

  發(fā)布時間:2025-01-08 14:32:25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首款國產DDR5內存上線了,前首發(fā)的國產DDR5內存有2個品牌,分別是金百達和光威,這次上手實測的就是搭載國產顆粒的金百達銀爵16GB*2 DDR5 6000的套裝

官超測試

下面的測試包含三個平臺,分別是Intel i7-14700K、Intel Ultra7 265K和AMD R7 9800X3D,均使用金百達的6000MHz官超預設,同時開啟上文提到的一鍵壓小參功能。

先放一下未壓小參的數據,也是絕大部分二三線主板用默認設置的實際水平,平臺為265K:

  • 魯大師內存測試得分為262441。
  • AIDA64內存測試,讀取速度為83296MB/s,寫入速度為80995MB/s,拷貝速度為77532MB/s,延遲為93.9ns。

這里的數據作為初始標準,對比下面的壓小參和手動超頻數據。

接下來開始正式測試,魯大師內存測試得分如下圖所示:

  • Intel i7-14700K得分為402740。
  • Intel Ultra7 265K得分為293609。
  • AMD R7 9800X3D得分為300753。

看跑分應該就知道,壓小參對比默認設置的提升約在12%左右,同時不同平臺的內存效能表現是不同的,并且差距比較大,接著看下面的細節(jié)參數測試。

其次是AIDA64的內存測試工具,內存效能測試如下圖所示:

  • Intel i7-14700K平臺,讀取速度為96191MB/s,寫入速度為92369MB/s,拷貝速度為89200MB/s,延遲為68.8ns。
  • Intel Ultra7 265K平臺,讀取速度為91255MB/s,寫入速度為87232MB/s,拷貝速度為85454MB/s,延遲為85.8ns。
  • AMD R7 9800X3D平臺,讀取速度為62523MB/s,寫入速度為83619MB/s,拷貝速度為58298MB/s,延遲為75.1ns。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如果很在意內存效能,還是14代Intel平臺會比較合適,Ultra200S平臺的延遲比較高,AMD則是讀寫能力較差。

手動超頻

這里兩個超頻方向,分別是默認電壓超頻和加壓超頻。

默認電壓超頻(時序優(yōu)化)

如果用的是御三家主板,直接壓主時序就好,這里我沒能壓到太多,頻率只能6000MHz,時序只能到C34-38-38-76,再低就沒辦法過壓力測試了。

放一下過測圖,沒有任何內存輔助散熱的環(huán)境下,6000MHz+C34可以輕松過TM5(1usmus腳本)的壓力測試,

內存效能測試如下圖所示:

  • Intel Ultra7 265K平臺,讀取速度為92047MB/s,寫入速度為87460MB/s,拷貝速度為85427MB/s,延遲為88.0ns。
  • AMD R7 9800X3D平臺,讀取速度為62574MB/s,寫入速度為85372MB/s,拷貝速度為58389MB/s,延遲為74.5ns。

對比上面的官超預設,只有微量提升,所以如果不打算加壓超頻,不太建議折騰主時序,區(qū)別不大,用御三家主板的一鍵壓小參就挺好。

加電壓超頻(提升頻率)

這段針對Intel平臺+二三線主板的用戶,想要更高頻率就得加電壓,個人調試建議如下:

  • CPU三項電壓不要動,也就是SA電壓、CPU VDDQ和CPU VDD2這三項,對這組內存來說意義不大,用XMP的Auto設置就行,能省找甜點電壓的時間。
  • 內存三項電壓加一些,內存VDD電壓和內存VDDQ電壓設置成1.42v左右,內存VPP電壓給1.9V。

這里說的是Intel平臺設置,AMD不建議折騰。

確認加過內存電壓之后,可以嘗試將內存頻率拉高到6400MHz,時序用默認的不要動,確認后保存修改重啟即可。

PS:我這組最高也就這樣了,阿鹿君那組可以拉到6800MHz,還是看體質,大家可以參考下。

小參則是標準的那套,直接看下圖抄吧,不同主板可能排列順序不一樣,參數是一樣的。

放下過測圖,沒有加額外的主動內存散熱器,室溫13℃,使用AIDA64的內存測試工具,內存效能測試如下圖所示:

  • 讀取速度為97167MB/s,寫入速度為93234MB/s,拷貝速度為92391MB/s,延遲為83.7ns。

對比未壓小參的XMP預設,性能提升約為17%。

體驗總結

簡單說一下本次測試的心得:

  • 首先,國產顆粒的金百達銀爵DDR5售價確實便宜,懶人建議上御三家主板,不然效能是有點差的,如果主板想省錢,手動超頻也行。
  • 其次,不同CPU+主板的表現會不一樣,在意效能選14代Intel酷睿,超頻簡單且效能不錯,如果上AMD平臺,壓壓小參就好了,不建議超頻率。
  • 最后,這組內存的超頻空間比較小,建議是6400MHz+C36,我個人了解到最高能過測的是6800MHz+C40,不用額外加裝主動內存散熱器。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