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bbbwbbbw肥妇,免费乱码人妻系列日韩,一级黄片

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區(qū)別對比評測

  發(fā)布時間:2018-12-28 08:55:51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哪個好?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有什么區(qū)別?下面小編帶來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區(qū)別對比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哪個好?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有什么區(qū)別?下面小編帶來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區(qū)別對比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MacBook Air和華為MateBook 13區(qū)別對比評測:

  對于傳統(tǒng)形態(tài)的筆記本來說,幾乎所有的產(chǎn)品都選擇的是 16:9 的寬屏屏幕,不過 MacBook 系列,Surface 系列以及最近的 華為MateBook 系列產(chǎn)品都是目前主流品牌中為數(shù)不多提供 16:9 屏幕比例之外選擇的品牌。

  MacBook 系列最新的產(chǎn)品 MacBook Air 2018, 是 Air 時隔多年來的首次更新,但其更新之后并沒有符合大部分人的預期,所以被冠上了徒有其表的稱號,而 MateBook 13 則是 MateBook 系列最新推出的 13 英寸 3:2 屏幕產(chǎn)品,在 5000 左右的價位段擁有很高的性價比。

  讓我們看看同樣是非 16:9 屏幕,同樣是輕薄定位 13英寸級別,這兩個售價差距接近一倍的產(chǎn)品,表現(xiàn)到底有什么不同。

  *全文基于 MateBook 13 國行量產(chǎn)非在售版本(i5-8256U, 8GB 內(nèi)存,256GB 固態(tài)硬盤版本,售價 ¥5699,全系起售價 ¥4999。

  MacBook Air 2018 同為國行量產(chǎn)版本, i5-8210Y, 8GB 內(nèi)存, 256GB 固態(tài)硬盤版本,售價 ¥11099, 全系起售價 ¥9499。

工業(yè)設計:

  MacBook Air 2018 延續(xù)了 Apple 產(chǎn)品一貫的精致感,大量的部件被精簡成為單一的全金屬一體化機身,讓它和其他 Mac 一樣擁有了無與倫比的一體性,而對于 MateBook 13 來說,確實沒有辦法在細節(jié)和做工上達到與售價過萬 MacBook Air 相近的水平,但以 5000 的起售價來看,它絕對對得起這個價格,在具體的尺寸上:

  · MateBook 13:13 英寸 2160 x 1440 分辨率屏幕,286 x 211 x 14.9 重量 1.3Kg

  ·MacBook Air 2018:13.3英寸2560 x 1600 分辨率屏幕,304 x 212 x 4.1~15.6 mm, 重量 1.25Kg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 MateBook 13 的屏幕尺寸更接近正方形的緣故,所以兩者的機身在縱向幾乎沒有區(qū)別,而橫向上則會明顯擁有更小的體積。

  從側(cè)面看,兩者的接口選擇也較為類似,全部接口都已經(jīng)更新到了 USB-C 標準,都是兩個 USB-C 接口 + 一個 3.5mm 耳機接口的設置,只不過 MacBook Air 的 USB-C 接口在同一側(cè),MateBook 13 的 USB-C 接口分別在兩側(cè),都沒有任何傳統(tǒng)的 USB-A, 因此大概率上都是需要轉(zhuǎn)接來擴展使用的。

  所以從接口上來看,MacBook Air 會是最為頂級的存在,畢竟 MacBook Air 2018 上的兩個 USB-C 接口均為 40Gbps 的雷電 3 標準,這就意味著它可以直接外接 2 個 4K 顯示器,并且每一個都是全功能的 USB-C 接口,均可同時傳輸數(shù)據(jù),供電,輸出視頻信號。

  說回到 MateBook 13, 雖然同為 USB-C 接口,但兩個接口都不是全功能的,左邊的 USB-C 支持供電和數(shù)據(jù)傳輸,右邊的 USB-C 支持輸出視頻和數(shù)據(jù)傳輸,并且兩個接口的速度都是 5Gbps, 因此總體來看和我們在單品詳細評測中提到的一樣,MateBook 13 的接口依然是它的劣勢。

左為MacBook Air 2018, 右為 MateBook 13

  而屏幕,毫無疑問會是它們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這個 16:9 滿天飛的年代,想要找到一個縱向分辨率更高的屏幕不太容易,MacBook 系列一直堅持 16:10, 而 Surface 與 MateBook 則是唯二提供 3:2 屏幕的筆記本產(chǎn)品的主流廠商。當我們打開屏幕并且把兩者放在一起對比, 也不難發(fā)現(xiàn) MateBook 13 的屏幕邊框會明顯比 MacBook Air 2018 更窄,同時縱向的顯示面積也要稍稍大一些。

左為MateBook 13, 右為MacBook Air 2018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MateBook 13 的攝像頭也還在屏幕頂部,所以無法用 MacBook Air 頂部需要留空給攝像頭來解釋上邊框?qū)挾葐栴},不論是上邊框還是左右邊框,MateBook 13 都要比 MacBook Air 2018 窄了許多,也就達到了更高的屏占比。

上為蘋果MacBook Air 2018下為MateBook 13

  兩者都擁有指紋識別,均為按壓式,也不約而同的都將指紋放在了鍵盤的右上角,識別準確性和速度幾乎沒有差別,解鎖都相當?shù)目?。不過也必須提到的是,MateBook 13的指紋識別可以在第一次按下電源鍵開機時,直接識別出指紋并且在進入系統(tǒng)時自動解鎖,也就是說整個開機過程只需要按一次電源鍵,就可以完成開機+指紋識別的兩步操作,而 MacBook Air 目前來看都只能等待開機進入登錄界面后再次按壓輸入指紋。

左為蘋果MacBook Air 2018右為MateBook 13

  在鍵盤設計上,兩者都沒有小鍵盤,鍵盤布局都非常相似,鍵帽表面均為弧面,都能更好的貼合手指指肚,不過在按下之后就能明顯的感受到 MateBook 13的鍵程遠比 MacBook Air 2018 要長,所以長時間打字會比 MacBook Air 2018 更舒適。

左為蘋果MacBook Air 2018右為MateBook 13

  將目光轉(zhuǎn)向鍵盤下方的觸控板,由于MateBook 13 整個鍵盤相對靠下,所以縱向上給觸摸板留下的空間并不多,加之MacBook Air 2018觸摸板維持了 MacBook 系列碩大的傳統(tǒng),所以整體面級還是小了不少。并且在實際使用上 MacBook Air 2018 由于能夠和 macOS 天衣無縫的配合,所以確實是 Win 暫時沒有辦法比肩的。

內(nèi)部設計:

  MateBook 13 機身底部一共擁有 10 顆螺絲,我們能直接看到的 6 顆螺絲均為內(nèi)六角花形,而還有四顆螺絲隱藏在四個腳墊之下,先拆卸腳墊并將隱藏的螺絲取下之后,就可以打開后蓋。

  內(nèi)部為中置雙風扇雙熱管布局,雙風扇也采用了官方宣稱的鯊魚鰭風扇 2.0 設計,從外表來看扇葉密度很大,風扇也很薄,官方提到這兩個風扇的最高轉(zhuǎn)速可以超過 8000 轉(zhuǎn)/分鐘,風量較普通風扇提升25%風量,在我們之前的詳細評測中實則能承受的熱量也確實更大,并且可以更換固態(tài)硬盤,但并不能增加內(nèi)存容量,內(nèi)部整體來看沒有空余空間,設計很緊湊。

*圖片來自 iFix

  回到 MacBook Air 2018, 保留了 Apple 一貫的反拆解傳統(tǒng),因為 Apple 官方明文規(guī)定,任何機器在拆機之后均意味著失去官方保修資格,所以原則上就不鼓勵用戶拆解。

  所以很多部件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后期拆卸的便利性,例如揚聲器,全部的電池等等部件都采用了大量的粘合劑固定,而且不僅是內(nèi)存,硬盤都無法自定更換,也就是說從硬件上就失去了拆機的意義。

  雖然這一次 MacBook Air 選擇的是 TDP 較低的 i5-8120Y 系列處理器,但依然配備了一個小型風扇了輔助散熱,不過由于內(nèi)部空間的限制,并沒有任何熱管設計,這樣一來風扇也就不能直接為 CPU 降溫,只能起到改善內(nèi)部空氣循環(huán)的效果,這也為后期散熱造成了一定影響。

屏幕素質(zhì):

  兩者的屏幕相對于各自更高一級定位的產(chǎn)品都相對有一定差距,但對于它們之間的優(yōu)劣來說,除了分辨率和尺寸之外,MacBook Air 和 MateBook 13 的屏幕表現(xiàn)幾乎都是一樣的。

  按我們在當評價一款產(chǎn)品時,我們關(guān)注的是什么?中提到的標準,中提到的標準,sRGB, P3, Adobe RGB 才是對消費者更為直觀有效的色域。

  左側(cè)的 MacBook Air 2018 與右側(cè) MateBook 13在設計之初均為 sRGB 覆蓋,在實測中忽略測量誤差也屬于能覆蓋全部 sRGB 的級別,因此它們在色彩鮮艷的程度上基本沒有區(qū)別,覆蓋 sRGB 也能讓它們在日常的觀影娛樂和非印刷用途的修圖、視頻編輯中得到很好的體驗。

  在我們的測試中,兩者的屏幕都屬于 300cd/m2 級別,左側(cè) MateBook 13 和右側(cè) MacBook Air 2018 的最高亮度都在 322 cd/m2 左右,面對室內(nèi)使用都已經(jīng)足夠,主要區(qū)別還是 MacBook Air 與其他 Mac 一樣,擁有更多快捷亮度調(diào)節(jié)級別,以及最低亮度時會直接關(guān)閉屏幕。而對比度方面,兩者也都同為 1000:1 的較高水準, 也就是說明暗對比較為突出,文字銳利看電影時上下都不會有明顯灰邊存在。

  而在色準對比上,兩者的差距也都不算大, MacBook Air 2018 的色準整體來看要更好一些,平均 ΔE 只有 0.67, 而 MateBook 13 則是 1.08,因為它們的平均 ΔE 都沒有超過 1.5, 所以都可以在沒有校色的情況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圖片 & 電影觀看體驗,或者直接滿足一些基礎(chǔ)的影像工作。

色域?qū)Ρ?/p>

  屏幕部分兩者在屏幕素質(zhì)(色域,對比度,最大亮度 ,色準等)表現(xiàn)都很接近,主要區(qū)別就是 MacBook Air 的分辨率更高,達到了 2560 x 1600 水平 227 ppi,相對于 MateBook 13 的 2160 x 1440 分辨率 200 ppi,大概會高 13.5%, 理論上會精細一些,但實際差距確實不明顯。

性能表現(xiàn):

  盡管厚度比較接近,但是 MateBook 13和 MacBook Air 2018 在定位上還是有較大差距的,MateBook 13 主要以性能,而 MacBook Air 2018 則是輕薄長續(xù)航,所以性能上的對比沒有太大懸念。

  但我們依然進行了 CINEBENCH R15 連續(xù)跑分對比測試:

  灰線為 MacBook Air 2018, 在最開始由于可以短暫保持 15W 的功耗,會達到 290 cb 的峰值性能,后期會回歸 8W 左右的,所以 Cinrebench R15 在后期的溫度會穩(wěn)定在 255 cb 的水平,但核心溫度依然高達 100°C。

  藍線為 MateBook 13, 一開始可以達到超過 700 cb 的峰值性能,隨后由于觸發(fā)了溫度限制,會讓CPU 功耗約在 15W 區(qū)間浮動,核心溫度也就穩(wěn)定在 70°C 附近,最終長期性能會穩(wěn)定在 540 cb 水平。

  這樣的結(jié)果就很顯而易見了,MacBook Air 本身采用的是較低功耗的 Y 結(jié)尾雙核處理器,主要是為了延長續(xù)航,加上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風扇+鰭片設計,所以性能會比 MateBook 13 這樣采用四核 U 結(jié)尾處理器的產(chǎn)品低很多,而且由于 MateBook 13 的中置雙風扇設計,也能保證較低溫度,因此性能確實也沒什么懸念。

表面溫度:

  由于內(nèi)部散熱設計存在著巨大不同,MateBoko 13 和 MacBook Air 2018 的表面溫度差距本應會有較大區(qū)別,但實際上由于不同的溫度控制策略和處理器 TDP,所以兩者的表面最高溫差距并不大。

  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左側(cè) MacBook Air 2018 的高溫區(qū)域主要集中在鍵盤中上部和轉(zhuǎn)軸區(qū)域,而右側(cè)的 MateBook 13 由于擁有 CPU & GPU 兩個熱源,所以高溫區(qū)域確實會更大,導致了鍵盤區(qū)域平均溫度更高,但兩者鍵盤區(qū)域最高溫都差不多是 43°C, 這也是因為 MacBook Air 2018 核心溫度上限被設置在 100°C, 右側(cè)的 MateBook 13的核心溫度上限則是 75°C 的緣故。

噪音表現(xiàn):

  MacBook Air 2018 與 MateBook 13 在輕度使用的前提下幾乎都沒有風扇噪音,因此我們直接進行的是極限風扇轉(zhuǎn)速下的對比:

  在極限風扇轉(zhuǎn)速下,由于 MacBook Air 只有單風扇,而且內(nèi)部風道較為封閉,盡管其風扇轉(zhuǎn)速也達到了 8000 轉(zhuǎn)每分鐘級別,但總的噪音還是會比 MateBook 13 這樣的雙風扇設計小一些,一個是 42dBA 而另一個是 45dBA。兩者都沒有明顯的單一頻率異音存在,因此而舒適度方面都有比較好的表現(xiàn),聽到的聲音主要都是呼呼的風聲而不是高頻異音。

續(xù)航與充電:

  MacBook Air 2018 的電池容量為 50.3 Wh, 而 MateBook 13 的電池容量就要明顯更小了,只有 42Wh, 所以只從電容容量的理論上來看,兩者的續(xù)航差距可能就要有 20% 左右,不過實際也需要考慮屏幕分辨率,節(jié)電方式等等因素。

  通過 MDT 常用的 2 種方式來測試續(xù)航,由于 MacBook 一直都不會在使用電池時降低其性能,若有高性能需求程序運行,MacBook Air 2018 依然會讓 CPU 滿載,所以相對于電池供電時有功耗節(jié)電設置的 MateBook 13, 在一些需要性能的復雜操作續(xù)航時并不占優(yōu)勢。

  比如本地 1080P 視頻播放測試中 MacBook Air 2018 能夠堅持差不多15 小時,而 MateBook 13 則是接近 13 小時,差距 15.2%。在日常網(wǎng)頁瀏覽的續(xù)航測試中 MateBook 13由于電池供電時會控制功耗,并且屏幕分辨率相對更低,所以續(xù)航反而更高,達到了 7 個半小時的成績,而 MacBook Air 2018 吃了沒有功耗控制的虧,以 5 個半小時多不到 6 小的成績超比 MateBook 13 少了 32% 左右。

  在充電速度方面,MateBook 13 在前期能夠以短暫超過 50W 的功率充電,隨后 60% 之前都可以保證 40W 左右的充電功率,因此一共需要 1 小時 25 分鐘完成 5%~95% 充電。而 MacBook Air 2018 由于默認附送的充電器只有 30W, 所以最高充電功率則是 28W,整機充電速度并不是很理想,一共需要 2 個小時才能從 5% 充至 95%, 差距比較大。

  在電源管理方面,MateBook 13 提供了半自定義電源閾值的選項,雖然不能完全自己選擇數(shù)值,但提供了家用、辦公、差旅三種電池模式,分別會在 70%, 90%, 100% 停止充電,因此相對于 MacBook Air 2018, 在長期插著電源使用的情況下,能夠更好的保護電池,減小不必要的電池衰減。

總結(jié):

左為MateBook13, 右為 MacBook Air 2018

  MacBook Air 和 MateBook 13 雖然都是 13 英寸非 16:9 屏幕的輕薄產(chǎn)品,但實際上的定位還是有較大的不同,一個偏向于輕薄續(xù)航與設計,另一個則注重性能。

  經(jīng)過 MDT 的完整測試,我們認為 MacBook Air 2018 和 MateBook 13的實際表現(xiàn)也確實符合了它們各自的定位:

  · 屏幕:MacBook Air 2018 和 MateBook 13 都采用了少見的非 16:9 比例,色域、對比度、色準差距也都不大,MacBook Air 2018 的 PPI 和分辨率都高于會稍高于 MateBook 13,所以屏幕更細膩。

  ·尺寸:由于 MateBook 13更窄的邊框,屏占比要高于 MacBook Air 2018, 所以尺寸會更小。

  ·性能:MateBook 13 由于其中置雙風扇的設計,可以帶來更高的性能,長期負載性能會高于 MacBook Air 2018 兩倍以上,還有獨立顯卡可選,在 3D 性能上就更沒有可比性了。

  ·續(xù)航:MacBook Air 2018 擁有大了 20% 的電池容量,在播放視頻時由于 macOS 更優(yōu)秀的后臺管理會有更長的續(xù)航,而 MateBook 13在使用電池時會主動限制功率來節(jié)電,而且分辨率稍低,所以在性能需要求波動較大的綜合操作下續(xù)航更長。

  ·充電:由于 MacBook Air 2018 只附送了 30W 充電器,并且電池容量更大,所以充電時間會是 MateBook 13 的 1.6 倍,如果算上綜合充電功率,那么差距會是 1.33 倍。

  ·散熱:MateBook 13 的雙風扇能夠讓它承受更高的功耗,所以絕對散熱比 MacBook Air 2018 要強,二者在極限負載的前提下表面溫度也差不多。

  ·噪音:兩者在極限情況下都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高頻異音,但 MacBook Air 2018由于其單風扇設計,相對于雙風扇的 MateBook 13 噪音會更小。

  ·鍵盤與觸摸板:MateBook 13 的鍵程遠長過 MacBook Air 2018, 所以長期大量輸入時更有優(yōu)勢,但 MacBook Air 2018 也有能與系統(tǒng)配合更完美的,面級更大的觸摸板。

  ·接口:MacBook Air 2018 擁有兩個目前最先進的 40Gbps USB-C 形雷電 3 接口,可以實現(xiàn)一根線輸出視頻,傳輸數(shù)據(jù)以及給筆記本供電。 MateBook 13 并沒有一個全功能 USB-C, 而是左邊為 5Gbps 支持傳輸數(shù)據(jù) + 供電,右邊 5Gbps 支持傳輸數(shù)據(jù) + 輸出視頻的兩個接口,在功能和帶寬上都有比較大的差距。

  ·可維護性:MateBook 13 可以較輕易地拆開后蓋并且更換硬盤網(wǎng)卡,但對于 MacBook Air 2018 來說,一般的消費者幾乎沒有可能拆解,而且拆解之后也無法更換硬盤。

  ·價格:MateBook 13 的起售價只有 MacBook Air 2018 的一半左右。

  從詳細測試數(shù)據(jù)與日常體驗來看,MacBook Air 2018 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可以說的上是內(nèi)憂外患。它的性能不強但是極限情況下噪音也不小,只是在表面溫度比 MacBook Pro 2018 有優(yōu)勢,但 MacBook Pro 的性能卻要強得多,因此如果是和 MacBook 系列的其他產(chǎn)品做對比,要面對性能不足,屏幕沒有高亮度和 P3 色域的劣勢。

  而如果是和其他 PC 對比,在性價比,屏幕邊框,性能和擴展性上都沒有多少優(yōu)勢,而現(xiàn)在由于 MateBook 13 成功地把 3:2 比例屏幕的價位拉到了 5K 段,MacBook Air 2018 稍高的分辨率和 ppi 并不能拉開質(zhì)的差距。

  所以我們認為,如果你需要精致的設計和細節(jié)做工,并且需要 macOS 以及 40Gbps 的頂級雷電 3 接口,那么真的不如選擇 MacBook Pro 2018, 甚至是沒有 TouchBar 的 MacBook Pro 2017 也更有性價比。

  而 MateBook 13, 擁有全覆蓋 sRGB 色準表現(xiàn)不俗的 3:2 屏幕,性能在13 英寸輕薄產(chǎn)品中表現(xiàn)不錯,比較明顯的缺點也就是在接口以及沒有 16GB 內(nèi)存可選這兩點上,但它的起售價只有 4999 人民幣,也就讓 MateBook 13 成為了這個價位段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chǎn)品。

相關(guān)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