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P Protocol(KIP)幣是什么?KIP幣前景如何?
KIP Protocol(KIP)幣是什么?KIP Protocol(KIP)幣前景怎么樣?OpenAI的Sora又將AI賽道的熱度帶動了起來,這波牛市AI賽道肯定不會缺席。最近看到一個Animoca 投資的AI+Web3 新項目,還在去年ChainLink Constellation 黑客松上獲得了騰訊云獎。
可能有人猜到了,這個項目就是 @KIPprotocol,KIP protocol 官網上的自我介紹是“聚焦AI的去中心化Web3底層協議”,目標是開發(fā)一個安全且高效的去中心化Web3底層協議,使AI創(chuàng)造者(數據擁有者、模型制作者、AI應用開發(fā)者)能夠:將他們的工作部署在Web3上,從而保留完全數字產權,與其他AI資產交互和交易,在不失去訪問控制的情況下獲得收益。那么,KIP Protocol(KIP)幣是什么?KIP Protocol(KIP)幣未來前景如何?KIP Protocol(KIP)幣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腳本之家小編一起看看吧!
KIP Protocol (KIP)是什么?
KIP Protocol由資深 AI 博士和技術商業(yè)領域的專家創(chuàng)立,是一個去中心化 AI 框架,為 AI App 開發(fā)者、模型制作者和數據所有者提供在Web3中部署、連接和實現其AI資產貨幣化的能力。 它解決了AI開發(fā)者在構建去中心化AI產品時面臨的重要但被忽視的問題。 作為Chainlink黑客松的獲獎項目之一,KIP Protocol的底層技術自2022年以來已經過商業(yè)化驗證,KIP的客戶涵蓋政府、非政府組織、大學以及大型Web3機構。 KIP的技術還被應用于創(chuàng)新的B2C平臺,推出了代幣化的AI Agents,這讓 KIP 處于去中心化AI(DeAI)開發(fā)的最前沿。
一、關于KIP Protocol
(一)KIP Protocol 簡介
KIP Protocol 是一個專注于 AI 的 Web3 底層協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去中心化RAG網絡。采用 SFT 實現數字確權與 AI 的資產代幣化,在數據所有者、模型設計者以及 AI App 開發(fā)者之間構建良性循環(huán),一方面使參與者不僅能夠保留完全的數字產權,而且能夠在不失去訪問控制的情況下與其他 AI 資產進行輕松交互獲取收益,另一方面打造 AI 樂高釋放 AI 可組合性,推動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資產高效流通、參與方勞有所得的去中心化 AI 商業(yè)宏圖。
KIP Protocol 的生態(tài)價值邏輯可以一句話總結為:KnowledgeFi,即知識變現,勞有所得。也就是說,誰投喂,誰獲利。
(二)KIP Protocol 背景
KIP Protocol 由Animoca背書支持,是Animoca旗下Open Campus的官方AI合作伙伴,并已簽署了多個其他知名客戶:包括一流的Web3風險投資公司、政府研究機構和大學。
KIP Protocol是一個技術流,在2023年Chainlink黑客松獲得騰訊云獎項(參與者超過18,500人),在非洲、越南、拉丁美洲和中東擁有眾多線下資源。擁有最完整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全面解決了‘連接問題’、‘變現問題’和‘所有權和安全問題’
(三)關于融資
今年2月份KIP Protocol已完成戰(zhàn)略融資,金額還未披露
頂級投資者:Animoca Ventures、Tribe Capital、GBV Capital、Morningstar Ventures等
知名合作伙伴:Open Campus, Aethir, Google Cloud, Ultiverse, OKX, Bitget, Port3, zkPass, Particle Network, DevolvedAI, Moledao
AI+Web3現狀
近幾年人工智能爆發(fā)后,AI+Web3 就不斷被提及。Web3能夠提供的去中心化、金融屬性、合約的可信執(zhí)行以及隱私技術等,與AI最切合的結合方式貌似就是促進AI生態(tài)中各要素之間的流轉了。
大模型時代的AI,大部分的價值由大型公司壟斷了,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公平和孤島,小型公司或者個人受限于資金規(guī)模,能做的事有限,大型公司掌握了定價權,普通AI用戶的選擇權有限。
如果存在某種可信的機制能夠讓成百上萬的這些小型實體共同進行AI協作,是否能夠打造出媲美大型公司的AI產品呢?
如果通過Web3的方法鏈接AI生態(tài)中的各個實體,那么在鏈上需要給予實體唯一標識,并將實體提供的價值代幣化,再通過合約以代幣的方式自動實現實體之間價值的轉移,在鏈下高效地進行要素間的交互,并連通鏈上數據。
KIP protocol 就是搭建了這樣一套協議。
KIP protocol的解決方案
在Kip中,提到了KnowledgeFi的概念,即將知識資產代幣化。首先要解決的是知識資產的確權問題,即為知識資產所有者建立所有權。
Kip給出的方案是使用 ERC 3525 標準下的半同質代幣 (SFT) 來代表知識資產的所有權。由于ERC-3525 代幣有點像錢包或合約,具有唯一性且可以擁有和轉讓其他代幣,因此可以使用它來代表用戶的不同知識資產,既可以唯一地表示某個用戶的某個知識資產,又能夠包含該知識資產的收入信息,方便收集和分配資產收入。
在AI領域,數據是被稱為“燃料”的重要要素,可用于多種AI場景,比如AI模型訓練、RAG(檢索增強生成)等都需要使用到知識數據。
模型訓練比較好懂,但是RAG 技術可能一般人了解的不多,KIP 推特的“KIP Explainer Series: #2”中(由于AI相關的項目技術性較強,KIP的推特中做了個專欄“Explainer Series”,對KIP相關的一些技術進行解釋說明,鏈接:https://twitter.com/KIPprotocol/status/1759395956876017808)有對其進行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在用戶與AI進行對話時,通過查詢獨立于AI模型的知識庫,來增強AI反饋的信息質量。這是由于目前的AI模型對“世界知識”的學習還不足,可能某些數據存在敏感問題、隱私問題或版權問題等不能公開給AI模型,或者某些信息太新,AI來不及學習到,因此采用RAG的方式,用戶提出問題時,AI模型可以去外部知識庫和數據庫中檢索相關信息,來生成它本身不知道的答案。因為只是查詢,并不需要獲取整個數據資源,只需要擁有查詢權限即可,因此AI能夠利用的知識量增加了。
KIP是第一個提出將RAG進行去中心化的項目,并提到去中心化對RAG的意義:為所有價值創(chuàng)造者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以對抗人工智能壟斷,讓人工智能能夠通過數以百萬計的小型和大型創(chuàng)作者的協作努力有效地發(fā)揮作用,而不需要一家大公司來協調每一項核心功能。
不同的AI場景下,參與對象和付費對象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模型訓練場景下,可能涉及數據資產、模型;而RAG場景下,除了模型和數據資產外,還會涉及App以及App使用者。RAG場景下的付費對象是App使用者,Kip的結算層設計中,App使用者充值的資產會放入 KIP收入池,除了數據資產外,模型和App也都有自己的SFT,基于SFT記錄對特定數據、模型、App的使用,使這些數據、模型、App對應的錢包可以從KIP收入池中獲取對應金額的$KIP作為收入,以此實現收入的自動分配。
團隊背景
Kip 的團隊成員都是Crypto-Native,不乏AI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和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上線協議的首個 dApp。
代幣經濟
$KIP 作為KIP生態(tài)中的唯一代幣,具有交易、治理、社區(qū)激勵、參與Launchpad等功能,總量100億枚,其中35%生態(tài)系統(tǒng)基金用于獎勵生態(tài)建設者、各種促銷活動和社區(qū)獎勵。
KIP Protocol(KIP) 代幣分配
分類 | 占比(%) | 占比數量 | 描述 |
---|---|---|---|
運營費用 | 5% | 500,000,000 KIP | - |
流動性 | 10% | 1,000,000,000 KIP | - |
財庫 | 10% | 1,000,000,000 KIP | - |
生態(tài)系統(tǒng)基金 | 23.8% | 2,380,000,000 KIP | - |
節(jié)點運營商 | 20% | 2,000,000,000 KIP | - |
戰(zhàn)略輪 | 11% | 1,100,000,000 KIP | - |
私募 | 7.2% | 720,000,000 KIP | - |
顧問 | 3% | 300,000,000 KIP | - |
團隊 | 10% | 1,000,000,000 KIP | - |
KIP協議解決了什么問題?
在今天的數據驅動世界中,人工智能模型變得越來越強大,但用于訓練這些模型的數據的重復和價值往往并不明確。這給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新者和數據提供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KIP協議通過引入“知識資產”這一概念來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是知識資源?
可以把知識資產打造成AI生成內容和數據的數字產權。KIP協議允許你將你的數據和AI模型代幣化,將它們轉變?yōu)榭梢匀ブ行幕袌錾辖灰缀拓泿呕膬r值資產這為創(chuàng)作者、研究人員和企業(yè)提供了從知識產權中獲利的新機遇。
KIP協議如何工作?
KIP協議基于區(qū)塊鏈技術,保證透明性、安全性和不可可變性。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簡化說明:
代幣化:你的數據和AI模型被轉換為獨特的代幣,代表數字和價值。
市場:這些代幣可以在去中心化市場上交易,買家和賣家可以直接連接。
貨幣化:創(chuàng)作者和數據提供者可以通過出售知識資產獲得版權費和許可費。
許可:KIP協議支持安全透明的數據和AI模型使用許可協議。
KIP協議的好處是什么?
KIP協議為各種利益相關者提供了群體優(yōu)勢:
對創(chuàng)作者和數據提供者:提供公平的報酬,控制數據使用權,以及新的收入來源。
對AI開發(fā)者:獲得高質量、多樣化的數據集,能夠構建更準確、更有價值的AI模型。
對企業(yè):投資有前景的人工智能項目的機會,以及利用前沿技術的機會。
KIP協議的進展如何?
KIP協議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它有潛力徹底改變我們對數據交換和AI發(fā)展的看法。隨著平臺的成熟,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采用、新的應用場景以及繁榮的AI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
通過解決人工智能和數據中的基本挑戰(zhàn),KIP協議為知識和創(chuàng)新得到公平回報的未來鋪平了經濟道路,并且人工智能的好處能更公平地分享。
關于空投
KIP Protocol 在5月27日開啟名為The Uprising Season 2 的空投活動,相較于第一輪活動,規(guī)模更大、獎勵更多,關鍵是完全0擼,不需要什么費用。
這次的空投活動依然是積分制,這是社區(qū)空投的特性,官方明確表示積分后期可兌換 $KIP 代幣。
(一)基本交互教程
步驟一、注冊(200分)
- 綁定推特
- 綁定錢包
- Discord(出錯沒有關系,返回就行)
步驟二、完成基本任務(800分)
- 找到QUESTS欄,這是獲取積分的任務欄;
- 完成里面的8個社交任務
步驟三、推特任務
- 進入MY TWEETS欄;
- 這里是你發(fā)表帶有 @ KIPprotocol 和$KIP標簽的推文,所獲得的積分統(tǒng)計欄;
如果你想獲取更多的積分,那你的推特至少要有30個粉絲,發(fā)布的帶有“@ KIPprotocol 和$KIP標簽”的推文,字數不能少于30個。
這還沒完,發(fā)布后,你這條推文的點贊、評論、轉發(fā)、引用都有積分,機制如下:
- 點贊:2分
- 評論:4分
- 轉發(fā):6分
- 引用:8分
所以劃重點來了:假如你有很多小號,這里可以互刷互贊。
步驟四、官推互動
最左邊的POWER POSTS欄為官方推文互動欄,每天在這里查看最新官推消息,點進去互動,獲得更多積分。
- 點贊:10分
- 評論:20分
- 轉發(fā):30分
- 引用:40分
這簡直就是多號用戶的福利。
(二)積分加成
如果單靠上面手搓,可能會把你耐心直接磨沒,用官方BUFF加成方式,卷起來要快很多,此次The Uprising Season 2活動共有三種積分加成方式:
- 加成方式一:持有KIP的Genesis NFT、SBT、OG身份的用戶可以獲取相應的積分加成率,這主要針對的是之前參與官方活動的用戶。
- 加成方式二:持有項目方合作伙伴的NFT也有加成,此次活動NFT合作伙伴共7個,分別是:@Azuki、@BoredApeYC、@pudgypenguins、@UltiverseDAO、@MocaverseNFT、@MiladyMaker333 和 @KPRVERSE持有任一社區(qū)NFT都可獲得積分加成。
- 加成方式三:邀請積分加成,俗稱拉人頭,多號走起。邀請人除了可以獲得被邀請人積分的8%返傭獎勵外還有其他加成,比如成功邀請2人可獲得5%的積分加成,邀請10人為10%,邀請20人為20%以此類推,被邀請人成功填寫邀請人的推薦碼可直接獲得200積分。(A-B20-C20)
邀請欄
以上BUFF,可以組合多種類型的積分加成,最大上限為1000%
(三)關于第一季用戶
如果你參與了S1,可以轉到第二季,規(guī)則如下:
- 在S1中獲得超過 500 積分,平移到第二季,第二季初始積分與第一季相同;
- 在S1中獲得的積分小于500,你將從 500 分開始。
但 S1 的積分,不會在第二季中加成。
關于 AI+Crypto 的前景,業(yè)內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形成了一場激烈的三方辯論:
樂觀派:AI 的去中心化革命
AI+Crypto 的樂觀主義者堅信,區(qū)塊鏈技術不僅能夠,而且應該徹底改變 AI 的開發(fā)和應用方式。他們的愿景包括:
1.去中心化 AI:打破大型科技公司對 AI 的壟斷,創(chuàng)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開放 AI 生態(tài)系統(tǒng)。
2. ZKML(零知識機器學習):利用零知識證明技術來訓練和驗證 AI 模型,確保 AI 的隱私性、可驗證性和完整性。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不暴露原始數據的情況下證明 AI 模型的正確性和公平性。
3. 數據主 權:通過區(qū)塊鏈技術,讓用戶真正擁有并控制自己的數據,同時能從 AI 系統(tǒng)使用其數據中獲得經濟回報。
4. 去信任化協作:使用智能合約來協調全球范圍內的 AI 研究者和開發(fā)者,無需中心化的管理機構。 在樂觀派看來,AI+Crypto 不僅是技術的結合,更是一場民主化 AI 的革命,有潛力徹底改變 AI 的發(fā)展軌跡。
悲觀派:Vitalik 的謹慎論
與此相對,以太坊創(chuàng)始人 Vitalik Buterin 代表了一種更為謹慎的態(tài)度。他認為,在未來 10 年內 AI+Crypto 的應用場景應該主動局限于幾個特定領域:
1.DEX AI Bot 做市商
2. 預測市場做市商
3. DAO 自動治理
Vitalik 的觀點代表了一種"極簡主義"路線,試圖將 AI+Crypto 限制在一個相對狹窄但可控的范圍內。這種觀點背后的考慮可能包括:對 AI 潛在風險的擔憂、對區(qū)塊鏈技術當前局限性的認知,以及對投機性項目泛濫的警惕。
現實主義者:尋找平衡點
在樂觀派和悲觀派之間,一些"現實主義者"正在探索更加務實的方案。他們認識到 AI+Crypto 的潛力,但也意識到實現全面去中心化 AI 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這些現實主義者正在嘗試:
1.將 AI 模型、知識庫和 AI Agent 代幣化,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捕獲模式。
2. 探索 ZKML 等新技術在特定場景下的應用,而不是追求全面的技術革命。
3. 構建連接傳統(tǒng) AI 和區(qū)塊鏈世界的橋梁,而不是完全顛覆現有系統(tǒng)。
在這場激烈的辯論中,一個引人注目的項目浮出水面:KIP Protocol。它似乎正試圖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既吸收了樂觀派的部分愿景,又保持了悲觀派的謹慎,同時又不失現實主義者的務實態(tài)度。
那么,KIP Protocol 究竟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它能否成為連接 AI 和 Crypto 世界的關鍵一環(huán)?讓我們來深入解剖這個野心勃勃的項目:
1 . 重新定義 AI 資產:從數據到股權
KIP Protocol 的核心創(chuàng)新在于其"所有權層"。通過 ERC-3525 半同質化代幣(SFT)標準,KIP 為每一份 AI 相關的知識資產(數據集、模型、應用)提供了明確的鏈上所有權證明。
這種方法既回應了 Vitalik 對于明確價值捕獲的關注,又擴展了代幣化的邊界。它不僅僅是將 AI 資產簡單地轉化為代幣,而是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數字股權"概念。
與傳統(tǒng)的 AI Agent 平臺(如 Coze 和 Dify)相比,KIP 的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
- Coze/Dify 模式:用戶創(chuàng)造的內容和數據歸平臺所有。
- KIP 模式:用戶保留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內容和數據的所有權。
想象一下,你的數據不再是被動地被大公司采集,而是成為你在 AI 經濟中的股份。這種轉變可能會重新定義數字經濟的基本規(guī)則。
2. 去中心化的價值分配:從"佃農"到"股東"
KIP Protocol 的"結算層"通過智能合約和$KIP 代幣構建了一個透明、自動化的收益分配系統(tǒng)。這個機制與 Vitalik 提出的 DEX AI Bot 做市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試圖通過算法和智能合約來實現更公平、高效的價值分配。
但 KIP 走得更遠。它不僅僅是為特定應用場景設計的機制,而是試圖為整個 AI 產業(yè)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價值分配模式。這里,我們又看到了與傳統(tǒng) AI 平臺的鮮明對比:
- Coze/Dify 模式:平臺獲取絕大部分收益,開發(fā)者通過有限分成獲得報酬。 - KIP 模式:智能合約自動、透明地分配收益,所有參與者都能按貢獻獲得相應份額。
這種模式可能會激發(fā)更多創(chuàng)新,因為它為小型參與者提供了與大公司競爭的平臺。
3. 開放式 AI 基礎設施:超越單一應用
KIP Protocol 的"應用層"提供了標準化的 API 接口,允許任何 AI 組件(數據、模型、應用)無縫接入這個開放生態(tài)。
這種開放架構與傳統(tǒng) AI 平臺的封閉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了鮮明對比:
- Coze/Dify 模式:構建圍繞平臺的封閉生態(tài)系統(tǒng),存在"供應商鎖定"風險。
- KIP 模式: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的 AI 資產市場,鼓勵跨平臺、跨領域的協作和創(chuàng)新。
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可組合的 AI 基礎設施,KIP 不僅降低了創(chuàng)新門檻,還為跨域協作創(chuàng)造了可能。
4. KIP Protocol 的實際應用場景
為了更好地理解 KIP Protocol 如何在實踐中運作,讓我們來看幾個具體的應用場景:
a) 去中心化醫(yī)療數據共享
想象一下,一位研究罕見疾病的醫(yī)生需要大量的患者數據來訓練 AI 模型。傳統(tǒng)方式下,這可能涉及復雜的數據共享協議和隱私問題。而使用 KIP Protocol:
- 患者可以將自己的匿名化醫(yī)療數據上傳為知識資產,并設定訪問條件。
- 研究者可以支付$KIP 代幣來訪問這些數據。
- 智能合約自動執(zhí)行收益分配,患者因貢獻數據而獲得報酬。
- ZKML 技術確保數據隱私,同時允許模型訓練和驗證。
這不僅加速了醫(yī)學研究,還為患者創(chuàng)造了新的收入來源,同時保護了隱私。
b) 去中心化 AI 創(chuàng)作市場
考慮一個 AI 輔助創(chuàng)作的場景:
- 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可以將其作品作為知識資產上傳到 KIP 生態(tài)系統(tǒng)。
- AI 開發(fā)者可以使用這些資產來訓練特定領域的創(chuàng)作模型。
- 用戶可以使用這些模型來輔助創(chuàng)作,每次使用都會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分配收益給原創(chuàng)者和模型開發(fā)者。
這創(chuàng)造了一個公平的創(chuàng)作生態(tài)系統(tǒng),每個參與者都能從中受益。
c) 企業(yè)級知識管理
大型企業(yè)可以利用 KIP Protocol 來更好地管理和 monetize 其內部知識:
- 將公司的各種文檔、報告和數據轉化為知識資產。
- 員工可以更容易地檢索和使用這些資產,提高工作效率。
- 公司可以選擇將部分非敏感知識資產對外開放,創(chuàng)造新的收入流。 這不僅提高了知識管理的效率,還為公司開辟了新的盈利模式。
5. 創(chuàng)新激勵: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
在創(chuàng)新動力方面,KIP Protocol 的模式也與傳統(tǒng)平臺有著根本的不同:
- Coze/Dify 模式:創(chuàng)新主要由平臺決定和推動,開發(fā)者需要適應平臺的規(guī)則和限制。
- KIP 模式:創(chuàng)新可以來自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任何參與者,開發(fā)者可以自由組合和創(chuàng)新。
這種差異可能會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創(chuàng)新生態(tài)。傳統(tǒng)平臺可能更容易實現短期的、有方向性的創(chuàng)新;而代幣化模式則可能孕育出更多意想不到的、顛覆性的創(chuàng)新。
6. 現實主義的商業(yè)模式
盡管 KIP Protocol 的愿景宏大,但它展現出的務實態(tài)度值得關注:
- 已完成 1000 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知名機構。
- 有實際客戶和收入,不依賴代幣發(fā)行"圈錢"。
- 與 Open Campus 在Web3教育領域的合作顯示出其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潛力。
- 發(fā)展不只局限于Web3。Web2亦有合作伙伴,Web2和Web3商業(yè)版圖齊頭并進
這種腳踏實地的方法,可能正是 Vitalik 所擔心的投機性項目的解藥。同時,它也證明了代幣化模式并非只是空中樓閣,而是可以創(chuàng)造實際價值的商業(yè)模式。
7. 挑戰(zhàn)與思考
盡管如此,KIP Protocol 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 技術復雜性:盡管 KIP Protocol 旨在簡化 AI 資產的管理,但對普通用戶來說,理解和使用這套系統(tǒng)可能仍有難度。
- 生態(tài)建設:要真正形成網絡效應,KIP Protocol 需要吸引足夠多的優(yōu)質參與者,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與現有巨頭的競爭:改變已經形成的行業(yè)格局絕非易事,KIP Protocol 需要展現出壓倒性的優(yōu)勢。
此外,KIP 還需要在用戶體驗方面與傳統(tǒng) AI 平臺競爭。Coze 和 Dify 等平臺憑借其用戶友好的界面,可能更容易在短期內獲得廣泛采用。KIP 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優(yōu)勢的同時,提供同樣流暢的用戶體驗,這將是一個關鍵挑戰(zhàn)。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平衡
KIP Protocol 的嘗試代表了 AI+Crypto 融合的一種可能路徑。它既不像 Vitalik 建議的那樣保守,將 AI+Crypto 局限于幾個特定場景;也不像某些激進項目那樣,試圖將 AI 的三要素數據、算力、模型都去中心化。相反,KIP 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用區(qū)塊鏈技術重構 AI 產業(yè)鏈的價值分配機制。
這種方法是否能成功,還有待時間檢驗。但它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框架:AI+Crypto 的未來可能不在于創(chuàng)造全新的應用場景,而在于如何用區(qū)塊鏈技術改造現有的 AI 產業(yè)鏈,使其更加開放、公平和高效。
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 KIP 這樣的代幣化模式與傳統(tǒng) AI 平臺的共存與競爭。一些用戶可能會選擇便捷的中心化平臺,而另一些用戶,特別是那些更看重數據所有權和經濟回報的用戶,可能會轉向代幣化的解決方案。
對于投資者和行業(yè)觀察者來說,KIP Protocol 代表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實驗。它可能不會像某些 Memecoin 那樣帶來爆炸性的短期回報,但它有潛力在長期內重塑整個 AI 行業(yè)的基礎設施。
個人認為,雖然已經出現了眾多AI概念的項目,但是這些項目中有不少僅是蹭概念、還有一些無法落地。
KIP 算是與AI結合較為緊密的項目,而且是能夠面向普通AI用戶的。KIP也有一個增長飛輪:使用的用戶越多,數據所有者、模型、AI應用的收益越高,會有更多的數據、模型、應用加入協議,帶來更優(yōu)的使用體驗,促進用戶規(guī)模的增長。但是飛輪的開啟需要給予用戶一個進入的理由,前期或許可以借助代幣激勵,但在激勵的窗口期過去后,讓用戶留下的只有媲美Web2 AI應用的使用體驗。
以上就是腳本之家小編給大家分享的KIP Protocol(KIP)幣是什么?KIP幣前景如何的詳細介紹了,希望大家喜歡!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2025.7.28最值得關注的加密貨幣預售:TDP、MTAUR、COGNI、MUFASA、BTC2
哪些預售的加密貨幣最值得關注呢?哪些加密貨幣預售項目值得購買呢?TDP、MTAUR、COGNI、MUFASA、BTC2這些預售的加密貨幣怎么樣?隨著加密市場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項目通過…
2025-07-28 -
什么是Delabs Games(DELABS幣)?如何獲取?DELABS代幣經濟與未來前景分析
Delabs Games(簡稱 DELABS)是一家專注于將成熟 Web2 IP 打造成中核深度體驗的 Web3 游戲平臺,$DELABS 是平臺通用通證,承擔消費、質押和治理三大功能,下面小編就來和大…
2025-07-28 -
Solana價格預測:SOL漲到700美元靠譜嗎?
隨著機構興趣激增、技術升級落地以及 ETF 預期升溫,市場對 SOL 年底沖擊 $700 的預測引發(fā)熱議,這一目標究竟是合理估值,還是過度樂觀?本文我們將從多維數據展開分析…
2025-07-28 -
什么是Nostra Finance(NSTR幣)以及簡單介紹
Nostra Finance 是 StarkNet生態(tài) 中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臺,專注于構建開放、無需許可的社交網絡協議,其原生代幣為 NSTR幣 ,主要用于平臺內的金融服務和社交功能,本…
2025-07-28 -
7月哪個加密貨幣會獨領群雄?比特幣、以太坊還是XRP脫穎而出?
本月加密市場經歷了重大變化,慢慢呈現牛市上升趨勢,對于普通或新手投資者來說,這種走勢過于劇烈,但專家知道這就是常規(guī)性波動,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起伏,加密投資者仍…
2025-07-28 -
最值得購買的加密貨幣(2025.7.28):為什么VRA、ZORA、StaFi、Omni和CRO
2025.7.28日有哪些值得購買和投資的加密貨幣呢?這些加密貨幣(VRA、Omni、StaFi、ZORA 和 CRO)憑借其實際的實用性、智能的創(chuàng)新和強大的社區(qū)支持,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大家…
2025-07-28 -
Wormhole(W幣)是什么?如何運作?能否成為今年百倍黑馬?
W幣是Wormhole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原生加密貨幣,是支撐Wormhole平臺的跨鏈通信協議和基礎設施的核心,Wormhole是領先的跨鏈平臺,那么Wormhole(W幣)是什么?如何運作?能否成為今年百…
2025-07-28 -
InterLink(ITLG幣)是什么?是一個好投資嗎?ITLG代幣經濟與空投領取指南
InterLink Labs 是一個利用區(qū)塊鏈技術構建全球最大人機網絡的去中心化平臺,旨在將 10 億真實用戶引入 Web3,ITLG 是InterLink 的創(chuàng)世代幣,旨在維持網路并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2025-07-28 -
以太坊十周年歷史回顧及未來展望:十年數字革命背后的數字
2025年7月30日,是以太坊創(chuàng)世區(qū)塊誕生十周年,2015年7月30日,UTC時間15:26,以太坊網絡挖出了1號區(qū)塊,價格大約每ETH 0.40美元,如今,ETH 的交易價格超過 3,700 美元,本文…
2025-07-28 -
什么是Spheron Network(SPON幣)?PON代幣經濟學、生態(tài)進展和未來戰(zhàn)略詳
Spheron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GPU 計算平臺,面向 AI、ML 和高性能計算用例,本文將從五個維度分析 Spheron Network:項目定位、核心技術、SPON 代幣經濟、生態(tài)系統(tǒng)進…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