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與APY有什么不同?加密投資人必懂的年化收益關鍵公式!
任何金融領域都會涉及到APR(年利率)和APY(年收益率)這兩個術語,這對于剛剛探索和學習個人理財的初學者來說,這些術語常常令人困惑。
APR vs. APY是什么?快速理解兩者差異
APR(年利率)和APY(年收益率)看似相似,但其影響卻大不相同。簡單來說:
- APR:只計算單利,不考慮復利的影響,通常用于借貸產品。
- APY:包含復利,即利滾利的效果,通常用于儲蓄、投資。
這兩者的差異,決定了你實際獲得的利息或需支付的借貸成本。因此,搞懂APR 和APY,不僅能幫助你選擇最劃算的金融產品,還能讓你的投資報酬最大化。
APR(年利率):如何計算?適用場景?
APR 是什么?
APR(Annual Percentage Rate)是不包含復利的年化利率。也就是說,它只會根據「原始本金」去計算收益,不會把過去的收益再算進未來的利息里。
APR 計算公式
APR = ( 收益/ 本金) × ( 365 / 天數) × 100%
例子1,你投資$10,000 USDT,365 天后獲利1000 美元,則:
APR = ( 1000 / 10000 ) × ( 365 / 365 ) × 100% = 10.00%
例子2,你投資$10,000 USDT,180 天后獲利1000 美元,則:
APR = ( 1000 / 10000 ) × ( 365 / 180 ) × 100% = 20.27%
特別注意: APR 并不考慮復利,因此它的計算較為簡單,適合短期比較。
交易所的借貸與賺幣產品多使用APR
交易所的借貸與賺幣產品雖然多以APR 標示,但實際計息方式常為「逐時扣息」,形成復利效果。 APR 僅為表面利率,實際負擔或收益可能高于此數值。
幣安和OKX 的借貸產品會標示APR作為計算標準:
- 幣安的借貸產品顯示不同幣種的APR,并提供小時與年化的利率數據。
- OKX 的借貸產品同樣顯示APR,讓用戶了解借款的成本。
借貸USDT 的APR 計算(借款人視角)
假設某交易所標示USDT 借貸APR 為10%,你借出10,000 USDT。
照理來說,APR 是單利,也就是:
- 若單利計算,1 年利息= 10,000 × 10% = 1,000 USDT
- 半年利息= 10,000 × 10% × 6 / 12 = 500 USDT
但實際上,多數交易所采用「按小時計息、每小時扣息」的方式,也就是:雖然表面寫的是APR,實際上是小時復利。
換句話說:
只要你沒提前還款,平臺就會將每小時的利息加入你的借款本金,變成下一小時的計息基礎,這就形成了利滾利。
所以你以為自己拿的是10% 年利率,其實實際支付的是更高的年化利率,也就是所謂的APY。
那這種「復利后的年化利率」該怎么算?這就進入了APY 的范疇,我們下段會詳細說明。
除了借貸,交易所提供的賺幣(放貸)產品也標示APR,用戶可以依據這個利率來衡量存入資產的回報:
- 幣安的理財產品,如USDT、BTC、USDC 存款,都使用APR來表示預期收益。
- OKX 的「簡單賺幣」產品同樣以APR為標準,顯示不同幣種的收益率。
放貸USDT 的APR 計算(投資人)
同樣,若交易所提供USDT 放貸APR 為8%,你存入10,000 USDT:
- 存款1 年的收益計算:10,000 × 8% = 800 USDT
總資產變成:10,800 USDT - 存款6 個月的收益計算:10,000 × 8% × 6 / 12 = 400 USDT
總資產變成:10,400 USDT
關鍵提醒:
APR 代表單利收益,前提是假設你沒有把利息回存。如果你選擇手動或自動將收益再投入,那么就會形成「復利效果」,實際回報會比APR 略高。
APY(年收益率):考慮復利的真實回報,如何運作?
APY 是什么?
APY(Annual Percentage Yield)是考慮復利的年化收益率,常見于DeFi 協(xié)議與鏈上金融產品。與APR 相比,APY 能更準確地反映在一段時間內,資金因收益再投入而產生的實際報酬。
跟APR 最大不同就是:APY 不只算本金的收益,也把之前產生的利息「再投入」計算。簡單來說,就是「利息也幫你賺利息」,這才是投資或借貸的實際回報。
APY 計算公式
APY = ( 1 + apr / n ) ^ n − 1
其中:
- n = 每年的復利次數(如每日n=365、每月n=12)
回到剛剛的案例
如果你借款時看到APR 是10%,但平臺實際上是每小時扣息(小時復利),那么你一年實際支付的利息是多少?
代入公式:
小時復利公式換算APY:
APY ≈ (1 + APR ÷ (365 × 24)) ^ (365 × 24) − 1
如果APR 是10%,代入公式:
APY ≈ (1 + 0.10 / 8760) ^ 8760 − 1 ≈ 10.52%
這代表:雖然你的借貸看起來是10% 的APR,但實際上一年下來你真正支付的利息會達到10.52%。
不同交易所的借貸APR 可能不同,因此借款人需要比較利率,選擇最有利的方案。
多數平臺雖然只顯示APR,但背后其實是在走APY 模式,所以投資人與借款人要注意這個「隱藏成本」。
補充案例:高APR 加上復利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DeFi 平臺提供120% APR,但它是每月復利,那么:
APY = ( 1 + 120% / 12 ) ^ 12 − 1 = 213.84%
特別注意: 復利次數越高,APY 就會越大。因此,當比較收益時,APY 比APR 更能準確反映實際獲利!
鏈上協(xié)議使用APY
在DeFi 產品中,大多數存款、放貸、流動性挖礦都會標示APY,因為這些產品往往會將收益進一步滾入本金,使投資者獲得額外的復利回報。
例如,在Pendle平臺中,不同的收益策略(YT 和PT)會標示APY 來計算固定與長期收益:
而在Lendle.xyz這類DeFi 借貸協(xié)議中,放貸人可以根據供應APY(Supply APY)來計算自己提供流動性的收益,借款人則依據借貸APY(Borrow APY)來計算自己需支付的成本。
這類鏈上金融產品強調APY,因為它能更準確反映隨著時間推移的復利效應,幫助投資者評估長期收益。
但實務上也要特別注意:
有些DeFi 平臺雖然標示的是APY,但實際上收益并不自動復利,也就是你還需要手動提領再投入。
甚至有些項目會「夸大顯示APY 數值」,實際運作卻只是給你單利,效果接近APR。
關鍵資訊
1、鏈上存款、借貸、流動性挖礦大多標示APY,因為這些產品涉及復利。
2、與APR 相比,APY 更能反映長期回報,投資者應該根據復利頻率選擇適合的產品。
3、了解APY 計算方式,能幫助你正確比較不同DeFi 平臺的收益潛力。
4、若平臺提供的是真實的自動復利,那APY 就具參考價值。
5、但若平臺只是把APR 拿來換算成APY 數字來吸睛,實際沒有復利行為,投資人可能會高估自己的收益。
常見問題解答:APR 與APY 迷思破解
APY 跟APR 哪個數值比較大?
在同樣利率下,通常是APY 比較大,因為它把利滾利也算進去。
APR 是單利,不考慮復利,所以數值看起來比較小。
舉個例子:
如果APR 是10%,且每天復利,換算出來的APY 大約是10.52%
記住一句話:有復利就看APY,沒復利才看APR。
APR 和APY 哪個比較好?
沒有絕對好壞,要看使用情境。APR 是單利,適合用來估算短期或一次性收益;APY 則考慮復利,適合看長期再投資后的實際成長。
如果產品會自動復利、你打算長期放,那APY 比較有參考價值;
但如果收益不會自動再投入、或只是短期操作,那APR 的計算會更直觀。
提醒:比利率前先搞清楚產品的計息邏輯和回饋方式,別被數字迷惑。
總結
APR 適合比較借貸成本,APY 適合評估投資報酬。存錢時,選擇APY 高的方案;借錢時,選擇APR 低的貸款。加密貨幣投資者應關注APY 與復利頻率,避免掉入高風險陷阱!
以上就是APR與APY有什么不同?加密投資人必懂的年化收益關鍵公式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APR與APY差別分析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